02.27 2月“摸底”212股 機構最關注TMT行業

節後隨著股市V型反彈,機構調研熱情高漲。據統計,即將過去的2月份機構調研了212家公司,從相關公司所屬行業看,包括計算機、電子、傳媒及通信在內的TMT行業為機構調研主線。而節後加速上漲的中小創最受歡迎,機構調研了174家公司佔比82.08%。

機構2月調研212股

隨著上市公司2019年報披露展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進入財報披露的“靜默期”。但年過隨著A股市場展開V型反彈,機構調研熱情不減。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即將過去的2月份,212家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145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佔比68.4%。此外,59家被50家以上(含)機構包團調研。

當中,邁瑞醫療(300760)、博雅生物(300294)、拓維信息(002261)、創業慧康(300451)、京東方A(000725)、海康威視(002415)、金科文化(300459)、亞光科技(300123)、錦浪科技(300763)、美亞柏科(300188)、華測檢測(300012)、中航機電(002013)、天銀機電(300342)、萬達信息(300168)、航錦科技(000818)、南極電商(002127)、深天馬A(000050)、利亞德(300296)等23家公司更是累計接受了超過100家機構的扎堆調研。

最受機構關注的是邁瑞醫療。數據顯示,2月份合計有691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115家公募基金公司、52家證券公司、159家陽光私募、47家險資、127家海外及“其他”175家機構。邁瑞醫療在調研中表示,疫情對公司國內業務影響是雙方面的;既有抗疫需求帶來的增量,包括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移動DR以及體外診斷的血液細胞分析以及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在短時間內需求增長較快,也有常規門診帶來的減少。增量目前來看可能大於減少,對一季度業績會有積極影響。

此外,博雅生物也接受了超過500家機構的調研,包括122家公募基金公司、52家證券公司、92家陽光私募、36家險資等。資料顯示,博雅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製品生產的定點單位。在回答疫情對血製品的影響時稱,邊際效應巨大,有很多關聯者使用了靜丙。據瞭解,大部分援助武漢的醫護人員都提前注射了靜丙用於預防新冠病毒。

從機構調研次數來看,上述提到過的博雅生物被機構調研最為密集,多達11次。拓維信息以被機構調研10次,居第二。利亞德排三多,被調研了8次。此外,接受超過5次機構調研的公司還有亞光科技、金科文化、嶺南股份(002717)、納思達(002180)、江蘇神通(002438)、齊心集團(002301)、舒泰神(300204)、浩雲科技(300448)以及索菲亞(002572)。

值得一提的是獲機構調研的212家公司中,171家跑贏同期大市(滬指同期漲0.5%),佔比80.66%。業內人士指出,調研有助於強化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當前基本面及未來發展空間的瞭解。通常來看,調研行為顯示出機構對於相關標的投資價值的關注,因而在其疑問獲得上市公司滿意的答覆後,相關上市公司也極有可能成為機構資金佈局或增倉的目標,獲得增量資金的進駐。

TMT為機構調研主線

從調研機構的類型來看,券商的調研最為廣泛達到186家,即87.74%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以調研166家位列其後,參與了78.30%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陽光私募調研了142家公司,排名第三;以投資穩健見長的保險公司和海外機構分別對129家和62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

對於不同的調研機構,業內人士表示,其背後的關注點各有不同。券商作為賣方機構,注重從調研中挖掘信息並加工分享給市場;而公私募機構等更注重調研帶來的投資機會和直接的交易機會;保險和保險資管在當前注重通過調研尋找組合配置的對象;海外機構一直以來都是以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見長,其調研軌跡代表著市場上長線和穩定資金的佈局思路。

從行業分佈來看。2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仍主要集中在計算機(23家)、電子(21家)、醫藥生物(20家)、化工(20家)、輕工製造(17家)、機械設備(16家)、傳媒(15家)、通信(7家)等行業。綜合來看,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與通信在內TMT行業共66家公司受到調研,佔據調研公司家數逾三成,是機構調研的主線。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產替代進一步加速的背景下,以5G、消費電子以及互聯網需求帶來的大爆發,A股TMT行業及龍頭公司整體迎來強於市場的領先走勢。放眼海外來看,以蘋果、微軟、谷歌、臉書等為首的TMT國際巨頭們股價在近日連續扎堆創歷史新高。TMT行業本身巨大的行業成長空間與預期,成為機構不斷對於行業上市公司加緊調研的重要因素。

近日震盪市況中,TMT等前期熱點板塊大幅振盪。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A股向好趨勢不變,海外不確定性上升會進一步凸顯A股吸引力。TMT成長類板塊大邏輯未被破壞,仍是階段性主線。此外,去年12月以來流動性預期改善,貨幣寬鬆支持成長股估值提升,而受益於併購重組政策持續寬鬆,TMT行業也有望獲得相對業績優勢。

節後行情中,A股各大指數中最具爆炸性的走勢當屬創業板指數。據統計,創業板指從去年以來累計漲近80%,牛市率先顯現。中小板指緊隨其後,牛市味道越發濃烈。這背後或與機構持續看好分不開。數據顯示2月份機構調研的212家公司中,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有174只,佔比達82.08%,其中創業板77家,中小板97家。

“中小創股票持續活躍一方面與政策監管環境相對寬鬆的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市場投資風格轉換因素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性。不過除此以外,仍需要考慮到一個因素,即前些年中小創股票跌幅太大,如今存在著強烈的技術修復以及估值修復的需求。與此同時,因科技股、醫藥生物等股票多聚集在中小創市場之中,在政策資金等因素的積極引導下,成就了中小創股票的快速反彈行情。”業內人士指出。

2月獲超過(含)50家機構調研的公司

2月“摸底”212股 机构最关注TMT行业
2月“摸底”212股 机构最关注TMT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