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降薪、裁員、花樣自救 創業者還有這些緊急訴求

旅遊全面停團、民宿顆粒無收、餐飲企業現金流斷裂......對於不少創業者而言,2020年的第一季度尤為艱難,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個行業呈現出不同的生存處境。

近日,長江商學院一份創業者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對178名創業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在2020年第一季度,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絕大多數創業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嚴重影響:60%以上的創業企業的基本面和融資環境都比去年同期明顯變差。除了現金流壓力,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員工無法及時復工、遠程溝通效率低、客戶流失、上游無法提供服務等問題。

在突發疫情之下,創業者如何度過難關呢?報告指出,企業應對的策略基本是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減少投資和運營開支。除了希望能獲得在資金上的短期支持外,更希望政府能制度性地肯定民營企業對社會的重要性,從而從側面反映出民營企業對競爭中性社會環境的渴望。

運營與融資全面受影響,互聯網教育、娛樂一枝獨秀

受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防控疫情,今年年初的大面積生產經營活動停滯,整體經濟下行給創業企業帶來了融資環境變差和市場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長江商學院的調查報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31.5%的創業者認為本季度融資環境變差,30.3%的創業者認為本季度市場需求疲軟。劃分行業來看,文娛體育和醫療健康行業雖然相對不受市場需求疲軟的不利影響,但均存在著運營效率不高的問題。經營狀況因疫情出現利好機遇的互聯網教育行業則面臨同行競爭激烈的追逐戰。

83.1%的受訪創業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本季度面臨的最大挑戰。

調查還發現,68.0%的創業者認為公司本季度的經營狀況將比去年同期更差,其中37.1%的創業者認為公司一季度的經營狀況受到嚴重衝擊;僅有3.9%的創業者(文娛及教育行業)報告其經營狀況顯著變好。

在融資方面,61.8%的創業者認為創業公司的融資變難,其中36.5%認為融資顯著更困難。

僅有1.1%文娛及人工智能行業的創業者認為融資更加容易。如果劃分行業來看,融資壓力是所有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除教育行業外,其他行業均面臨融資和經營狀況下滑的雙重挑戰;其中,醫療健康、廣告營銷、生活服務及美業、企業服務、汽車交通及相關服務行業的創業公司的經營狀況更加艱難。

在問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時,創業者認為,員工無法按時上班的佔到62.9%、遠程溝通效率低下佔49.4%,客戶流失、收入下降佔37.6%。

值得關注的是,10.7%的受訪創業公司基本癱瘓,主要分佈在生活服務及美業;9.0%的創業公司則受疫情影響正面、業績上升,主要分佈在教育和娛樂行業。進一步分析發現,生活服務及美業、汽車交通相關服務、零售、人工智能等行業還受到供應商無法提供服務的嚴重影響;廣告營銷、生活服務及美業、零售、企業服務、醫療健康行業均出現了明顯的現金流壓力,即便是經營狀況良好的教育行業也存在現金流問題。

安全第一,增強流動性,活下來就好

報告還顯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影響,93.8%參與調查的創業者選擇讓員工推遲報到,遠程辦公。創業公司還採取不同方式開源節流。其中,停止或減少新員工僱傭、停止或減緩投資及大型購買活動、向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或股權融資位居前三,分別得分是41.0%,31.5%和24.2%。

此外,23.0%的創業公司選擇對已有高管降薪,比例高於選擇對已有普通員工降薪(11.8%)。18.5%的創業公司將進行裁員。僅有8.4%的創業公司選擇從0開始佈局線上業務新模式。劃分行業來看,受供應商無法提供服務影響嚴重、或存在明顯現金流壓力的行業(廣告營銷、生活服務及美業、汽車交通及相關服務等)還採取了推遲對供應商付款的措施。零售、醫療健康和教育行業的創業公司則更多地選擇對已有高管降薪來節省支出、緩解現金流壓力。

創業者呼聲:短期金錢幫助,長期放松管制、肯定民營企業地位

在疫情普遍影響之下,各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救市行動,調查報告中的創業者希望,能降低或減免稅費和成本補貼,包括租金、薪資、社保等支出。特別是現金流壓力明顯的行業,比如生活服務及美業、廣告營銷、企業服務、零售等,還希望政府能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適度延長貸款償還期限或減免部分利息。

另一方面,創業者的訴求不僅侷限在短期的流動性幫助,43.3%的創業企業還希望政府制度性地肯定民營企業對社會的重要性。其中,醫療健康、文娛體育、人工智能等行業的創業者對這種訴求尤其強烈。教育、金融、文娛行業更是希望政府放鬆相應的行政管制。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