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疫情之後你想怎樣改變自己?


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疫情之後你想怎樣改變自己?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宅在家裡,讓人們冷靜了許多,看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萬萬沒想到,中石化也開始賣菜了。


堂堂的世界五百強,怎麼會做起這種賣菜的小買賣?


有人說,這是在攪局,不務正業。有人說,這是有效利用銷售網絡資源,適應新消費。不管怎麼說,我認為這是一樁好事,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思維也要跟著變。


昨天,我去小菜場買菜,遇到一位熟人,我和他都戴著口罩,不便說很多的話,把過去的“握手”變成了“抱拳”!


真有意思,2000多年前的“拱手”行禮又回來了。古人作揖打拱,見面雙方須相距1米以上。而如今,我們像古人一樣,“抱拳”問候,避免肢體接觸,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變化真快呀!有一種時代的穿越感。


前些天,我遠房的一個親戚去世了。他的子女用電話通知了我們家,因為疫情不希望我們去他家弔唁。我們用微信轉賬隨了禮,並寫了節哀順變的慰問語。


事後想想,心裡有點難受,是不是有點不盡人情啊!但轉念一想,情況發生了變化,相互都會理解的。理解就好,理解是這個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


日常的接觸告訴我,他們這一家不是不孝順。而他們是在用行動改變人們對情感的一種感覺,在倡導一種新的社會風尚。我們可以從中改變自己的判斷,懂得什麼是厚養薄葬。


又過了沒幾天,鄰居家的老人也去世了。我愛人去弔唁時看到,家裡只有直系親屬十來個人,不像過去那樣人死了大操大辦。鄰居們都很自覺,隨了禮沒有人會留下來聚餐,因為大家都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聚餐,是疫情傳播的罪魁禍首。


近段時間,一些單位的食堂提供分餐服務,一人一份,雖說有些煩瑣,也增加了經營成本,但較好避免了集聚傳播病毒的可能。


當然,長期形成的習俗很難輕易破除的。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也很難。十多年前的那一場非典,一時間人們也用公筷公勺,但事過境遷,不久又恢復了過去時。有時候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往往無果而終,因為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昨天,有幾位年輕的網友私信我,說李老師,您猜猜我在這一次疫情之後最想做什麼?


最想做什麼?我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但有一點我是懂的,提出這樣問題的人,試圖想要改變自己。是的,改變自己很重要。如果我們能抓住改變自己一切的機會,就不會讓生活留下遺憾和後悔。


我相信,這次疫情之後,防止“病從口入”,倡導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將逐步成為人們共識,也許會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生活了幾十年,我才對“宇宙就是變化”這句話有了不斷加深的理解。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的疫情,讓我們更懂得,我們總是生活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人只有不斷改變,不斷成長,才能保有生機。


有人說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那麼,吃野生動物對人是不好的。而有的人為什麼就偏偏堵不住這張嘴。人的貪婪難改,人的惰性難改,人的思維也難改。


做自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主動去選擇變。如果我們主動選擇了,無論這個選擇多好或者多差勁,自己都會無怨無悔的做下去,這就表明一個人真正開始承擔責任。


這一場疫情讓一部人處於等待、焦慮之中,似乎感到命運總是在捉弄自己。


我認為,命運並沒有在捉弄自己,自己的靈魂在隨著變化而改變應用,因為靈魂才是自己的幸運與不幸運的唯一主宰。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奧維德說,大自然最愛翻新,最愛改變舊形,創造新形。


在這一次疫情中,人們的眼睛總是盯著手機,看著疫情變化的數據。


我們的人生,也是在無時無刻的變化中,適應了這樣的變化,我們就會改變生命的衰弱,讓自己的靈魂的強大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