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河南西峽:老君山南麓的黃石庵

位於河南省西峽縣太平鎮24公里,樺樹盤山下的黃石庵,是一座千年古剎,久有盛名。混混無極道貫一壺天地髓,玄玄太歲經明三教聖心。黃石庵地處老君山南麓,層巒迭峰,風景秀麗,道路通暢,氣侯宜人。四鄰為老界嶺各大景區,東與細辛廟相望,西與回龍寺對峙,南與耍孩關、伏牛山大峽谷相依,北與老君山、老界嶺相伴,可謂得天獨厚之地。放眼黃石庵,日益興旺,香火不息 ,四面八方善男信女虔誠朝拜,發心捐助,寺院建設不斷擴大,因此她是一個理想的佛道宣教場所。

河南西峽:老君山南麓的黃石庵

黃石庵寺,據傳是黃石先生在此研修《太公兵法》,自搭庵棚,清風清泉相伴,山果野菜為食,庵前白鶴獨立,庵後猛虎鎮守,庵中金蟒盤踞,黃石先生心專意定,聚精會神,將《太公兵法》演繹得生龍活虎,八卦五行布兵列陣運用靈活,得心應手。之後離庵雲遊,途遇張良自秦而來,慧眼識珠,知張是賢才能人,遂將兵書傳授,可助劉邦興漢。劉邦得天下,建業漢朝。當呂后篡權奪位,韓信被誅,身居西漢開國輔臣留侯的張良深感朝政險惡,便辭官回黃石茅庵,拆草棚,建廟堂,在此隱居修行,由此黃石庵延年至今。

河南西峽:老君山南麓的黃石庵

黃石庵寺,歷經千年滄桑,興廢往來,幾度修復,才得以保存,被國家批為佛教活動場所,方便各方信士聚會,古往今來,留下諸多史話。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題匾“太和元氣”,懸於老君堂前,199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字“黃石庵”懸於寺院之前。2006年6月8日由河南省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2015年上報待批擴建寺院相關設施,土地面積約35畝,增建香客服務設施;後面山坡面積約50多畝,造塔陵和觀光亭,為弘揚佛道,服務香客,惠及鄉鄰提供遊覽觀光休閒條件。

寺院現有廟堂有:寺院前堂供奉彌勒佛及四大天王,後簷下右掛鼓,左懸鐘,日復一日,晨鐘暮鼓。大院正中為大雄寶殿,這是寺院主要部分,供奉如來佛祖。庭院中有300年以上樹齡油松蒼柏5棵,這裡特別說的是,因為年代已久,大殿後牆左側已經倒塌,土坯及磚片堆積在牆腳。為恢復原狀、保護文物,特上報縣文物管理處,獲省府資金進行修復,已於2015年9月13日動工,這是寺院修復,擴建計劃的第一期項目。大院右側為觀音殿堂,三間磚瓦結構,於晚清時期建造。左側為地藏菩薩殿堂,四間磚瓦結構。往南走,最後一道庭院,有房舍12間,分設建設項目部、寺院設計室。正堂供奉太上老君,他一氣化三清,佈下神力澤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