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隨談:催眠是什麼?

2020年,雖然開年不利,到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但這依然無法阻擋春天的腳步,更不能阻擋自媒體行業的發展。

還是那句耳熟能詳的俗話:危機總是和機遇並存。


危機當中有人看到的機遇,有人看到的是危險。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鍾老說疫情在4月底可以控制住,作為一個普通的民眾,我們認認真真聽鍾老的話,不聚會,不扎堆,不亂跑,出門戴口罩。

在家裡認認真真看看書,寫點東西,無論環境怎麼變,我們的心境還是要沉澱下來。

出門的腳步要收一收,但是成長的步伐卻不能停一停。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不會錯!

疫情考驗著每一個人的健康,危機每一個行業的發展。

2003年的非典肺炎,給了淘寶彎道逆襲的機會。

2020年的新冠肺炎,不知道誰在磨難當中能堅持下來,並帶菌茁壯成長?

當我們的身體在經受病毒考驗時,心理上的恐慌,焦慮,不安情緒也在蔓延著。

心理健康、心理學,催眠的工作又到了一個被引起重視的卡口。


催眠作為醫學治療技術,被用在治療疑難雜症精神疾病,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有據可查的歷史是在1779年,奧利地維也納一名非常具有開創精神的醫生弗朗茲麥斯默發現人體內的磁力潮汐分佈不均衡是精神疾病,疑難雜症的原因。偉大的醫生麥斯默發明了“動物磁療法”去治療常規醫學解決不了的疾病。

隨談:催眠是什麼?


在60多年前,催眠師作為一個像醫生和律師一樣的法定職業,在歐美國家普遍應用。

國內的催眠學從2001年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開始零星發展,逐漸被接受,到現在全國各地都能找到以催眠師為職業的人。

雖然歷史很短,但發展卻很迅速。經得起考驗的只有“他能做到什麼!”


曾經的“動物磁療法”,就是催眠最初的名字。儘管催眠這個名字並不十分貼切。但也接近真實的表象。


在香港和臺灣早已經被心理醫生接受和認可。作為心理治療技術,運用在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等神經症上。而在內地更多的被用在為學生緩解學習焦慮,消除厭學情緒,提升學習效率,優化學習狀態。

隨談:催眠是什麼?


而這些僅僅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從業至今,我越來越相信在未來催眠會被運用在各個行業,幫助到每個人,因為無論是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心理問題,還是身體上的疾病,很多都有心理因素,而這些心理因素歸根結底都是潛意識的功能被抑制被限制,潛意識的能力沒有被很好的運用的問題。


而催眠正是調動潛意識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隨談:催眠是什麼?


隨談:催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