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2020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貫穿了整個春節期間,消費者禁足,大量門店關門歇業,疫情對消費造成了直接的衝擊,對整個商業零售市場尤其是比較依賴線下渠道的實體零售來說無疑是重創。


門店無法運營的情況下,零售企業紛紛在線上展開自救,除了加大在電商上的投入之外,在後電商時代,智慧零售在助力商家實現線下業務數字化方面的出色能力,使其成為實體零售商們開展在線業務更為重要的救命稻草。


在疫情期間,智慧零售之於實體零售的意義和優勢進一步從概念和理論之中落地,實體零售也在這場自救的生死實戰中,加速了線上線下業務融合的數字化改革進程。正如尼采所說,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疫情爆發至今,百貨商場、品牌專賣店、影院、餐飲、旅遊、線下娛樂等行業都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做了一個“初步的評估”,認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國的GDP減少1.2個百分點。


由於各地防疫政策的推出,線下實體零售經濟受到重創,線下門店客流量的流失率幾乎接近100%,造成商家無法開源,而員工工資、房租、倉庫租金等費用都成了商家無法避免的成本,又造成商家們無法節流。


尤其是對於商超、服飾、美妝零售商家來說,疫情信息爆發對春節黃金週的零售產生了強烈衝擊。


有研究機構初步估計,若2020年一季度沒有疫情爆發,零售行業的總額可能會達到9.5萬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零售餐飲行業的經濟損失可能會達到1.5-3萬億。其中,

零售行業在春節及2月份的線下表現可能會下滑70%,但線上影響較小。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2020年一季度肺炎疫情對零售和餐飲行業的經濟影響估值(來源:科爾尼)


但是,每次黑天鵝事件都是一次變革的契機,2003年“非典”時期,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同比半年內下滑近6個百分點,非典疫情過後掀起了中國傳統零售業的變革,基於PC端的在線網購在這十多年間強勢崛起,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也將帶來一場新的零售業變革。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非典疫情對我國社會零售總額的影響(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此次危機之中,實體零售商們也沒有坐以待斃,紛紛在第一時間調整策略,將重心轉移到線上,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和優勢積極開展了自救行動。

1、線上自救:將櫃檯搬到微信和直播間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數據,時尚零售企業實體門店平均約70%處於停業狀態,其中最嚴重的停業門店數量達到總門店的85%,情況相對好一點的企業也僅有50%的門店在營業。


停業門店遍及全國各大城市,其中武漢、湖北其他城市及一二線重點城市尤甚。以百貨商場以及服裝零售為代表的行業由於因疫情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加上租金等硬性成本,是短期內受影響較大的細分行業。


以服裝零售業為例,疫情期間,優衣庫、H&M、無印良品、拉夏貝爾等服裝企業的線下門店紛紛進入歇業,或是縮短營業時間的狀態。對於諸如美特斯邦威、拉夏貝爾等一些本就面臨業績增長難題的企業來說,又將增添嚴峻的庫存壓力,難上加難。


線下門店的歇業倒逼企業開啟了線上營業模式,企業鼓勵導購們利用企業微信、微信雙管齊下,爭取和顧客線上溝通的更大空間,導購們用企業微信或者個人微信添加顧客的微信,通過在朋友圈發佈折扣、秒殺和種草短視頻以及在社群中進行裂變營銷等方式,利用微信的社交力量開拓銷售新模式。


除了通過微信和顧客實時溝通之外,眾多品牌和企業還紛紛加碼直播,通過找紅人帶貨、新品線上直播首發等方式打開銷路,甚至讓導購們直接化身為主播試水直播賣貨,充分發揮這些銷售達人們的賣貨實力。


小米手機線上發佈新品,雷軍親自直播帶貨,新機11秒就被搶空;電器行業頭部品牌海爾冰箱目前在抖音、一直播、海爾智家APP等平臺相繼開展了3000多場直播,全國直銷員中還有直播2小時實現27萬銷售額的戰績。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太平鳥服飾小程序直播間


除了在淘寶、快手、抖音等直播平臺開播之外,微信小程序直播因為可以更加直接地轉化通過微信添加的顧客流量,也成為商家一大重要直播基地。


服裝品牌太平鳥某地區店主表示,疫情期間在區域內抱團聯合進行了小程序直播策劃,最多的時候一天有4場,目前平均2天就有一場。


直播同時結合微信線上會員專場、秒殺、社群營銷裂變等形式的運營,目前太平鳥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800萬+的成績。

2、小程序緊急上場 實力擔當“救火隊員”


小程序商城作為無需下載用完即走的輕便工具,在此次疫情之中,厚積薄發成為一匹黑馬,成為了消費者格外青睞的購物渠道。


除了每日優鮮、錢大媽等生鮮電商小程序獲得了爆發性的增長之外,小程序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成為了實體零售業績自救的重要工具。


“服裝品牌拉夏貝爾小程序商城3日銷售破千萬。”

“服飾企業綾致集團,線上小程序交易額五天線上交易總額已經超過線下門店交易額的3倍,六天線上交易總額已經超過了2800萬。”

“家紡品牌夢潔「一屋好貨」小程序日均訪客50000+,商城gmv日均銷售100萬+,新增用戶15萬。”

......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疫情期間拉夏貝爾小程序商城戰績


近期各個品牌品牌發佈的捷報也不約而同地證實了小程序在疫情期間爆發的強大渠道實力。一組組數據顯示,眾多早早就佈局小程序的生鮮、服飾、美妝、家紡等行業的企業,在之前運營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無論是獲客、營銷還是轉化,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微盟智慧商業事業群副總裁凌芸表示,疫情當下,零售企業是否擁有線上交易場景或者說數字化零售體系是否完善,成為企業抵禦衝擊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對於商家而言,小程序巨大的日活流量價值,以及使用小程序後,能快速搭建官方生意通道、重構用戶連接以及快速連接線上線下流量等優勢,在降低觸網門檻方面的優勢讓小程序成為疫情之中企業快速佈局線上的首選。


另外,綾致集團還對外透露說,小程序的商業模式還有一個優勢是,在同等規模交易額下,小程序沒有扣點,也沒有高額的廣告費,即使為導購提高了提點,小程序商城依然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從而儘可能在當下嚴峻的形勢下多回收一點現金。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雖然近幾年電商零發展迅速,但作為重體驗和服務的代表性行業,服飾美妝等線下門店的體驗以及門店導購的服務依然是這些行業獲客和轉化的重要渠道。


電商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緩解銷售危機,但電商渠道依然無法兼顧到線下單獨的門店以及為門店的導購帶來業績。


而智慧零售,以小程序、社群、公眾號等為工具,可以讓導購在線開展銷售業務,通過社群進行裂變,結合公眾號的內容運營,最後沉澱用戶到小程序中形成閉環,將企業的門店業務搬到線上,讓門店可以真正做到“閉店不閉業績”,甚至可以讓業績實現新突破。


為了給在疫情寒冬中艱難自救的企業提供助力,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商業服務提供商的微盟,在

2月6日也宣佈啟動“同舟計劃”,針對全國零售企業推出系列產品及運營等優惠扶持政策,緩解企業因疫情影響帶來的業績下滑等一系列壓力,助力企業共渡疫情危機。


知名零售品牌夢潔、都市麗人、林清軒、勁霸等紛紛響應“同舟計劃”,借力小程序展開線上運營活動,減少疫情帶來的衝擊。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微盟集團“同舟計劃”


那麼企業又是如何將小程序與導購、社群、公眾號等工具連接起來,將門店的會員和老客引流到線上進行消費,從而將業務進行線上數字化,實現智慧零售的呢?

1、導購和社群,拉新與裂變的兩大引擎


對於導購的價值,微盟集團CEO孫濤勇曾經表示,導購作為串起人貨場三要素最有溫度的鏈接單元,也是零售企業與消費者觸達的關鍵觸點,如何將導購與運營與零售企業線上的數字化升級有機結合,是零售運營的重中之重


疫情當下,門店閉店,導致導購無法在門店面對面跟客戶隨時互動,一定程度上也錯失了大量銷售機會。


而智慧零售的導購功能,可以幫助導購實現離店銷售,引導顧客在小程序上下單,從而提升轉化。


由於線下銷售的暫時性停滯,倒逼導購在線上提高能動性,除了通過企業微信等方式觸達顧客,導購們還通過公眾號文章、短視頻種草以及直播賣貨等多種方式,創造更多銷售路徑,而企業在這中間也通過積極為導購進行線上培訓以及提供更多營銷素材,共同努力激發導購更多的銷售潛能。


如果說導購線上銷售能力的激發算是“萬事俱備”,那麼微信社群的強大社交裂變能力就是“東風”。


通過社群,零售企業的運營、導購人員可以保持和顧客的長期社交聯繫,也能第一時間瞭解和響應用戶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商家通過在社群內推送優惠福利券等營銷活動,可以提高精準流量的轉化率,彌補因疫情帶來的粘性危機。


以在此次疫情中通過智慧零售獲得可觀逆勢增長的夢潔家紡為案例分析,早在去年,夢潔家紡的門店導購就開始為線上小程序引流,將線下散客精準導入小程序,並招募線上合夥人。


同時,將所有門店、導購獲取的客流納入夢潔的社群運營體系,通過社群的精細化運營提升轉化率。


於是,在今年疫情寒冬之中,擁有大量優質且粘性很高社群的夢潔快速適應了導購結合社群的線上運營方式。


在集團的統一統籌下,導購每天一對一回訪老顧客,並藉助朋友圈、社群以及秒殺、新客優惠、老帶新等方式拓展潛客。


同時集團專業培訓導師也進行線上社群運營培訓,總部提供每日社群運營相關素材,在線合夥人只需按照時間節點進行社群內容輸送。


據官方統計,戰”疫“期間,夢潔一屋好貨小程序商城日均訪客環比提升超過300%,商城日均GMV過百萬。此外,7日內新增用戶突破20萬,會員線上化成效顯著。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夢潔家紡小程序以及疫情期間業績表現


2、內容種草加持,形成運營閉環


當客戶和粉絲通過導購和社群被累積並沉澱下來之後,要維持客戶持續的粘性和轉化,後續的內容運營和種草也必不可少,這一點小紅書以及抖音的成功已經證實,內容是提升銷量並盤活私域流量的關鍵性要素。


在微信生態中,公眾號、官方導購、社群工具矩陣為種草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條件,配合小程序官方商城,能夠打造從引流到轉化再到沉澱的完美閉環效應。


此次疫情,眾多公眾號的閱讀量頻繁突破10w+,公眾號作為品牌商在微信生態中自立的門戶,能夠使得品牌商家更容易去實現用戶流量的經營和沉澱。


品牌以微信公眾號做內容中樞,向讀者輸出軟性的營銷和種草內容,再以小程序做場景切換完成購買,從而實現私域流量價值的最大化。


進口化妝品連鎖品牌UBSKIN優貝施,通過公眾號關注進行流量沉澱,用內容種草實現用戶的留存轉化,其公眾號每月針對新用戶,都設有帶互動話題的福利活動。


在疫情期間,優貝施開展了“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的抑菌套裝秒殺活動,引流並增加互動;服飾品牌卡賓在小程序商城搭建了買家秀和專題文章的“內容社區”,並通過社交來實現“種草和拔草”,幫助企業真正的從流量運營走向用戶運營,並在疫情期間結合公眾號的內容推送以及導購的線上驅動,從而實現了雲商城交易連日過百萬的逆勢增長。


除了公眾號,高質量的微信個人號也成為內容運營的重要補充,也是目前私域流量渠道中觸達客戶最直接和高效的渠道。


通過深度的個人號運營能夠讓商家快速提高私域流量轉化,增加用戶粘性。


母嬰品牌澳樂母嬰一直很注重內容的運營並打造了個人IP號“澳樂樂姐”和“澳樂福利官小丸子“,疫情期間,在朋友圈及社群內,IP號發佈相關產品信息和育兒乾貨,並推出一系列會員福利活動,通過有溫度的溝通和營銷刺激會員購買轉化。


實體零售跌入冰點如何自救?疫情倒逼轉型智慧零售迫在眉睫

卡賓小程序以及疫情期間業績表現


雖然疫情給實體零售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業界普遍認為對比餐飲和旅遊等必須在線下聚集消費的場景,疫情對購物中心、商超、家居家裝這些可以線上化的零售消費影響相對較小。


微盟研究院認為,在這場疫情危機的衝擊之下,相對於損失,對於傳統實體零售來說更加重要的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他們加速轉型和升級的步伐。


更多的零售企業開始思考並著手加快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提高門店的智慧化程度,將智慧零售真正從理論運用到實際業務中去。


在危機之下,無人零售再度登場救援零售業,從微信導購到社群營銷裂變拉新,從直播購物到小程序緊急救火實體零售業,

當智慧零售真正融入企業的血液成為常態,這將成為企業日後抵禦危機以及制勝的的強大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