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當專家喊出“房價斷崖式下跌”時候,老師告訴你這是買房最好時機

2016年,某專家又發表了題為《耶倫加息將敲響全球房地產市場的喪鐘》的文章,投資者老師一下子又興奮了,因為這位專家一發表文章,就是在告訴大家買房的最好機會又來了。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日前在京發佈《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5-2016》稱,中國房價在2016年第二季度後,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但商品房投資有望緩慢回升,對經濟增長帶動有望增強。

儘管在斷崖式下跌後面加了“可能”二字,但這種“斷崖式下跌”的表達仍很驚豔。作為一種預測,不管預測結果是什麼,都應該拿出充分的依據來“包裝”這種預算結果,遺憾的是,社科院相關機構只給出一個“驚人”的預測結果,卻不見提供完整的預測依據。

社科院報告一公佈,投資者老師的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就像炸鍋了一樣,什麼樣的聲音都有,但是可喜的是,有一多半的人都是在問投資者老師,是不是這就是應該買房的信號。投資者老師真要慶幸自己給這些會員們培訓過的效果,因為他們已經從懵懵不懂的瞎玩投資者演變成為了敏銳洞察的專業投資者,也就是巴菲特老師反覆強調的“別人恐懼我瘋狂,別人瘋狂我恐懼”。

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名校、醫院、交通、商場、銀行、產業。還有戶型、朝向、樓層、物業、景觀、高速、地鐵等。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樓市已經明顯分化,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是完全不同的“冰火兩重世界”。按理說,預測房價應該針對不同“線”的城市分別給出結果,而這個報告卻籠統地聲稱“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所以這種預測的本身就是渾水摸魚。

作為深耕地產投資多年並且為身邊朋友和網上好友創造數倍投資收益的投資者老師更想告訴大家社科院為什麼要渾水摸魚!因為這一定是某些購房大戶們想買房可是價格沒談下來於是發文震震市場的膽小者,好給自己抄底行為多省點銀子。

2015年,投資者老師發表了《王石為啥喜歡攪渾水?》,寫到作為大型開發商的萬科通過渾水摸魚的手法大舉在併購市場上收購有優質地塊的小型開發商,用的手法就是“房價拐點論”,於是一大堆想買房的人錯過了去年最佳的購房良機,而萬科卻利用市場恐懼時期用低價收購了自己想要的土地,於是我們看到2016年萬科銷售風風火火,2016年前十一個月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去年全面,股價更是創出了八年新高。剛剛得到消息,位於臺湖的首開萬科城市之光項目昨天開盤又是日光,加上香河萬科,房山萬科,清河萬科這些投資者老師關注的北京萬科項目都是一房難求,可見優質公司的產品基本就是供不應求。而萬科今年的業績更是大幅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去年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渾水摸魚拿到很多低價地塊。

投資者先前發表了《為什麼“罵”房地產的人越多,房價就會越上漲?》寫到,有很多的人天天在“罵”房地產,“罵”任志強老師,“罵”投資者老師,這些人罵房地產的原因並不是真的恨房地產,而是因為聽了某些“害人”的專家一次次的“泡沫論”、“崩盤論”的誤導,讓這些人錯過了一次次的買房良機,看到真實的房價和自己的判斷背道而馳而由愛生恨。這些朋友不是去尋找自身的原因,不是去埋怨那些誤導了自己的專家,而是把判斷錯誤的原因歸罪於政府,歸罪於房地產行業,最終成為個別專家達到出名撈錢的的犧牲品。

這些人其實非常期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房產,俗話說“越是恨就是越是愛”,這些人罵房地產的目的就是希望政府出臺打壓房價的政策,能讓自己抄了大底。可惜的是,2015年6月16日的人民日報寫得非常清楚:“放眼未來,進一步改善人居條件,仍離不開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認清這一點,廣大購房者就要理性看待漲跌,而不能指望誰用行政手段一巴掌把房價打到完全讓每個人“滿意”。

巴菲特老師說“別人恐懼我瘋狂,別人瘋狂我恐懼”。所以,當投資者老師看到還有那麼多的人在“罵”房地產在詛咒房地產崩盤的時候,投資者老師於是帶領自己的會員們到處尋找樓市中的價值窪地快速佈局,因為投資者老師知道,“罵”房地產的人越多,房價就會越上漲。而當讚美房地產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是投資者和會員們獲利出局的最好時刻。

在市場上買東西的時候,越是挑毛病砍價的人就越是真心想買的人,反之越是誇東西好價格低的人一定就是想賣貨的人。投資者老師把這個既簡單又深奧的道理教會你,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