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根深才能蒂固,華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許多人都有過買房的經歷。買房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價格?戶型?還是地理位置?

誠然,這三者都是選購時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專業人士來說,除了房子本身,配套的小區環境也是至關重要。小區的整潔程度、電梯的運行狀況甚至空餘的停車位信息,都能夠體現出一款樓盤的品質。

個人買房如此,企業選辦公地點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把小區作為個人購房選擇的話,那麼對應到企業就是選擇一個怎樣的園區。許多時候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那些白領們出入高檔寫字樓、出入各種智慧園區,而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共有各類國家級開發區628家,省級開發區2053家,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貢獻達到30%以上。另據華為企業業務市場洞察顯示,全球90%以上的企業員工在園區中工作,80%以上的GDP和90%以上的創新都在園區產生。對園區中的個人來說,園區意味著更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各種配套的便利店和快餐店;對企業來說,園區意味著更高效的生產和運營,比如提供了哪些智能化的設備與服務。

同樣,每個園區都有若干家企業和成千上萬的員工,這樣的規模與一個小社區甚至是小城鎮無異,因此在管理上不僅僅需要出色的智能化設備終端,也更需要後臺的數據中心作為支撐。可以說,要想打造一個出色的園區,必須側重於核心數據中心與應用終端的協調與統一,也更考驗管理者的全方位能力。

那麼,如何選擇智慧園區、如何打造智慧園區,如何讓智慧園區更好的服務於企業與個人呢?而針對這個問題,華為在日前召開的、全球直播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大會中也給出了明確的回答——華為HiCampus園區解決方案和華為HiD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煥發園區新活力,華為HiCampus園區解決方案

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智慧化的園區建設不僅僅是高樓大廈,更重要的是包括智慧樓宇、智能安防、智慧物業、智慧物流、數據可視化等一整套嚴密的系統,而這套系統的穩定運行就有賴於穩定、快捷的網絡傳輸。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華為企業BG副總裁孫福友

為此,華為在HiCampus園區解決方案中分別從園區的無線接入、網絡架構和數字管理平臺三個角度切入,解決了傳統意義上園區網絡體驗不佳、網絡能耗高、業務創新慢等挑戰。在直播現場,華為企業BG副總裁孫福友詳細闡述了全新解決方案的三大特性——

首先就是無線網絡的管理。藉助於5G領域的射頻技術、算法和組網概念的引入,華為的AirEngine Wi-Fi 6可以提供10Gbps傳輸速率、10ms時延以及比業界覆蓋半徑大20%的覆蓋範圍,這樣無論從速度上還是從覆蓋範圍上都達到了業界領先,也可以幫助園區實現全無線接入,相對於傳統的有線+無線混合方式來說更為便捷。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華為企業業務全球Marketing總裁邱恆發佈AirEngine Wi-Fi 6系列新品

其次,華為提出了一項名為Campus OptiX的全光園區網絡架構,實現園區網絡的全光化。我們知道,光纖技術的一大特點就是環保節能、簡潔高效,因此這套系統就具備原生的綠色屬性,再搭配上IP網絡強大的業務處理和運營能力,可以大大簡化園區網絡架構,也相應減少了後端數據中心的機房空間和網絡消耗,進一步達到了綠色節能的效果。

最後,有了出色的網絡和全新的網絡架構,使得智慧園區獲得了脫胎換骨的改進,這也勢必需要一款與之搭配的數字管理平臺。在全新解決方案中,華為為園區管理者提供了全面智能化的沃土數字平臺,改變了原本園區單場景運維的歷史,也讓智慧園區平臺的資源優化和用戶服務能力大大提升。

有數據顯示,沃土數字平臺能夠為客戶改善資源效能20%、增強用戶體驗15%、提升運維效率30%、使故障定位時間由小時縮短到分鐘,具有智能化、開放性、全棧監控的特點。

正如孫福友在本次大會直播上所提到的,傳統的園區網絡在性能表現、用戶體驗和管理應用上都存在欠缺,也造成了企業應用的難題,但是藉助於華為HiCampus園區解決方案,可以實現”高品質、全無線接入的雲園區“。

面向未來十年,華為HiD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如果說智慧園區是人人看得見、體驗得到的舒適與便捷的話,那麼後端支撐的數據中心則是智慧園區背後的“無名英雄”。其實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無論是AirEngine Wi-Fi 6、Campus OptiX還是沃土數字平臺,都需要根植於後端的數據中心來實現,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優劣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的成敗。

與智慧園區解決方案類似,在數據中心層面,華為也提供了多款重量級的產品,在這次名為HiDC的解決方案中,包括網絡架構、網絡交換、智能存儲、後備供電等多個領域都位列其中。

而從設計思路來看,華為並非是簡單的產品和技術堆砌,更多是提供了數據中心管理者一個全方位的平臺,從底層的架構到上層的軟件再考慮到未來10年的平滑升級,華為都一一給出了應對措施。而從鉛到鋰的電池介質革命更為是數據中心未來的運行提供了充足的源動力。

下面我們就共同來看看華為本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差異化特性——

三網合一的全新架構——我們剛提到了園區解決方案中所具備的無線高速傳輸技術,事實上伴隨著5G應用的普及未來數據中心的網絡傳輸和吞吐能力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正是看到的這個問題,華為本次推出了一款名為AI Fabric的智能無損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通過獨創iLossless算法實現數據中心內以太網、Infiniband、光纖網(Fiber Channel )三網合一,這樣大大降低了網絡損耗的可能性,也讓服務器、存儲等設備的計算能力提升約30%。

業界領先的技術儲備——提到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的名字,許多人都不會陌生,這也是迄今為止華為在數據中心交換機領域的最強王者。這款具備業界最高密400GE接口的產品在去年1月一經推出便贏得了整個行業的關注,其特色的超高速信號傳輸、超強散熱、高效供電等多項技術突破至今也依然是業內領先。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

而這一次,華為在HiD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選擇CloudEngine 16800作為主力,表現出了對數據中心應用的高度關注。不僅如此, NetEngine 8000智能路由器也是這套解決方案中的核心產品,本次的“全明星陣容”也恰恰說明了華為對數據中心的態度,同時也足以應對未來網絡的高級挑戰。

從鉛到鋰的介質革命——這或許是最容易被人忽視,卻也是最值得關注的一項內容。目前,許多數據中心都在使用傳統的鉛酸電池進行備份供電。雖然鉛酸電池的成本較低,但是在可重複利用率上卻不如鋰電池出色,因此在頻繁利用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為此,華為推出了名為SmartLiUPS全新系列產品,它創新性結合電子技術與數字化智能技術,循環次數可達5000次,10-15年無需更換。相對於鉛酸電池1.5.-2年的壽命來說,這無疑大大降低生命週期TCO,也讓數據中心的供電系統實現了全數字化。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華為OceanStor Dorado智能全閃存

不僅如此,在本次公佈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我們還看到了華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智能全閃存的身影。去年11月發佈的第六代OceanStor Dorado智能全閃存是面向企業核心業務打造的高存儲性能和可靠性的存儲產品,憑藉內置智能芯片、FlashLink智能算法和全系列端到端NVMe架構,能夠實現高達2000萬的IOPS,加速企業釋放數據價值。

無論是智慧園區還是智慧的數據中心,亦或是華為面向各行各業的解決方案,其本質都是希望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豐富。在本次大會上,華為企業BG副總裁馬悅提到了“智慧世界2030”的概念,在他看來,無論是政府、經濟、社會資源、文化還是在綠色環保領域,數字化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種變革將更加人本化、泛勞動力化嗎,從而將人類從繁重的重複勞動中解脫出來,“價值重心由創造物質財富向創造精神財富轉移”。

根深才能蒂固,华为要做智慧世界的“基建狂魔”

從2020到2030,十年的時間聽起來很漫長,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卻好似白駒過隙。在談到未來發展的時候,馬悅也表示華為已經準備好迎接全新的挑戰,以“新聯接、新計算、新平臺、新生態共創智能時代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