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1億買下的古董,7年後竟翻了一倍,單字價值167萬,堪稱撿漏神話

自古有句老話叫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在這個和平年代,不亂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極其熱衷於古董收藏,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收藏不僅僅是愛好,也是一種投資,因為若干年後,當初所投資的古董價值是可以翻倍的。

1億買下的古董,7年後竟翻了一倍,單字價值167萬,堪稱撿漏神話

今天筆者給大家聊一聊文物界的"撿漏"神話,便是曾鞏的《局事帖》,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曾鞏的傳世墨跡,那這個撿漏是啥情況呢?

曾鞏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這種歷史著名人物留下的作品都堪稱是稀世珍寶,那易損的書畫作品是如何能流傳至今呢?很簡單,因為在宋朝時《局事帖》便相當有名,當時有不少人都有收藏,隨著時代變遷,不少文人墨客都爭相收藏它。

1億買下的古董,7年後竟翻了一倍,單字價值167萬,堪稱撿漏神話

到了清朝,大清皇宮很喜歡收藏一些歷史上的著名字畫和青銅玉器,民間或者官宦之家都知道皇帝的喜好,於是紛紛將自己收藏主動上交,逐漸清宮便成了一個偌大的帝王博物館,令人嘆息的是,清末時期,清廷腐敗不堪,導致皇宮收藏的諸多文物不是被盜就是被偷,這《局事帖》便在那時流失。

直到2009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夜場拍賣會上出現了一件稀世珍品,那就是《局事帖》,它也被譽為是文物界的"撿漏"神話,此幅古書法一共競拍了1.08億元的天價,打破了當時古書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1億買下的古董,7年後竟翻了一倍,單字價值167萬,堪稱撿漏神話

可沒想到的是,這1億競拍下的古畫竟不是文物拍賣的最高價格,7年後也就是2016年,《局事帖》再次被拿出競拍,最終被華誼兄弟傳媒的董事長王中軍以2.07億元的價格收入囊中,也就是說這《局事帖》7年中翻了整整一倍,漲了一億多,按照單字價格來說,此書法單字價值167萬。

此幅古書法一共有124個字,因"局勢多暇"開頭故得名《局事帖》,當時曾鞏寫下此帖時正是北宋最敏感的時期,他花甲之年被外放有十二年,帖中闡述了他內心極其苦悶的心境,除了文物價值,它也是一篇值得學習的短文,至於說這書法藝術美在哪?很多人第一眼看,肯定會說這字相當漂亮。

1億買下的古董,7年後竟翻了一倍,單字價值167萬,堪稱撿漏神話

那這2億多拍下的古書法是我國曆史上拍賣的最高價格嗎?其實並不是,2010年黃庭堅的《砥柱銘卷》便以4.368億拍下了最高紀錄,除了書法,字畫拍賣價格便是王蒙的《稚川移居圖》,拍賣的價格是4.025億元,至今沒有古畫刷新它的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