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富士康憑藉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行業的盛行而得以極速發展壯大,自1991年,很多年的營業額增速都超出50%。大家都知道,它最知名的還是做為蘋果電子產品的專用代工企業。

時間來到2013年,富士康的職工總數已達到120萬人,在全球範圍之內,這都屬於超級工廠了。就在富士康老闆郭臺銘在代工之路做的風生水起之時,我國知名的汽車品牌比亞迪玩起了跨界,在代工領域插了一腳,並且已經做的順風順水了。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據瞭解,因為富士康復工進度不太順利,iPhone已將一部分組裝訂單分給了比亞迪。

1為了儘快復工生產,郭臺銘用盡洪荒之力

據瞭解,蘋果公司計劃在3月31號公佈最新版iPhone,並將在4月3號開始全面上市銷售。但是由於病疫情緣故,富士康的復工進度異常緩慢,到目前為止,中國開工率僅有50%。倘若蘋果公司在原定的時間公佈新產品,那樣極有可能會讓蘋果開演"改檔"大劇。

為了防止給用戶建立一種"被耍"的情況,蘋果公司或許延遲發佈新品。蘋果肯定會把壓力傳導給富士康,如此大的訂單,你沒法做只能讓別人來做了。終究那麼大的單據,再做不來就轉入他人幹了。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咱們再看下富士康的亮眼操作,為了儘早開工,堂堂有名的電子產品工廠居然開設了口罩生產線,每日生產200萬隻。富士康對外解釋,在當前病疫情之下,這是為了配合當地zf防控要求。猛一看,認為富士康會為社會疫情防控做出貢獻了,細心一算才瞭解,富士康製造的防護口罩或者只夠企業內部人員使用。富士康每日生產口罩為200萬個,而富士康工人近百萬。

一個員工每天用兩個,一天正好200萬個。最關鍵的是,當你以製造防護口罩的原因申請辦理開工,公司迅速就會獲得審核。公司儘管是能夠開工了,但是還有很多職工由於交通不方便,或者是擔心疫情安全,一直未能到崗復產。當前情況下,最有發言權的非鍾南山莫屬了,為了更好消除職工的顧慮,郭臺銘直接聘請鍾老院士做總顧問。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鍾南山院士以及精英團隊也表明可以為富士康提供免費服務。但是職工返崗開工仍然沒有積極性,那就兩個字"加錢"據瞭解,富士康分別對於新職工和老職工執行了獎勵制度。老職工返崗則被獎賞5250元,新員工滿90天,簽到滿55天將會被獎賞7000元

2富士康左右為難,商業市場前景令人擔憂

富士康的起家主要靠的便是代工生產,但是伴隨著代工生產盈利愈來愈薄,富士康這麼多年也逐漸開始進軍智能製造行業。但是就現階段來講,代工生產仍然是企業的現金奶牛。但是這些年來,郭臺銘一直在苦苦思索一個問題,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大量提高代工生產效率。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最初富士康工廠是設在是在中國臺灣的,伴隨著內地改革開放和各種優惠政策出臺,1988年,富士康逐漸開始在內地辦廠。要問為啥在內地辦廠,人多薪資低,這就是郭臺銘的算盤。因而富士康的營業額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維持50%的年複合增長率。

但是近幾年來,富士康也覺得當前中國的經濟已經今非昔比了,與20年前有著天壤之別。員工的工資也自然提高了許多倍。伴隨人工成本的不斷升高,富士康感到了壓力,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考慮將工廠外遷,東南亞便是許多加工廠的理想之處。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2015年富士康表明將在印度投資50億美金建10——12家加工廠。但是前段時間,富士康終止在印剩餘投資。這就基本上宣佈了投資以失敗告終。富士康層面表明,因為與蘋果公司有些分歧,而專業人士表明,最關鍵緣故是印度人不喜歡加班加點。在印度,大家的平均收入為1500元人民幣上下,人力成本確實比中國低許多。但是印度人沒有太強的加班加點意識,這造成生產流水線建立了很大的浪費。

富士康在美國建加工廠時,起初也獲得了當地巨大的支持。但是補貼一取消,工廠建設就蔫了。許多人或許說乾脆還是回國發展吧,總之國內對富士康還是比較認同的,關鍵是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然而,比亞迪早已合理佈局代工生產很多年,如今已經建立經營規模。據瞭解比亞迪的用戶包含:三星、iPhone、華為手機、小米手機、OV等。

富士康急眼了,再不開工訂單都沒了,高薪重獎員工

比亞迪首席運營官王念強表明,比亞迪手機和筆記本在將5-10年時間,有望達到千億經營規模。現如今,手機的更新換代週期在慢慢延長,有的企業業務提升,就意味著有的企業業務要降低。

富士康的路走向何方?或許只能郭臺銘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