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數字化轉型 從服務開始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企業復工需求,凸顯出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降低人力密度、提升生產效率的必要性。事實上,企業對於服務的需求並非僅僅是在特殊時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轉型早已體現在近些年的國家政策和企業行動中。

“一切皆服務”

疫情下的企業復工需求,讓“無人車間”“黑燈工廠”等概念再度引發關注。日前,在作為“智能製造”示範項目的寶鋼股份寶山基地熱軋1580車間,隨著操作室發出無人化投入指令,無人化行車60噸電動平移式板坯夾鉗的整體更換任務順利完成。2016年9月,寶鋼正式啟動1580智能車間改造,以期搭建一個自動化、無人化、智慧化的平臺來實現產品的生產管理。

施耐德電氣為此提供全套自動化產品、無人行車專家技術及專家工程服務。在此次合作中,工程服務佔比超過40%。

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國首次有了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的實施意見。在不少經濟學家眼中,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性指標即為“以服務業市場開放擴大生產性服務業供給”。

從國際經驗上看,作為製造業強國的德國,有“兩個70%”:一是服務業佔GDP的70%,二是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的比重為70%。相比之下,我國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的比重只有40%多。

當前,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讓服務變得更智能、更具預見性與規範性,其重要性正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業務中得到提升。

在工業企業、建築樓宇、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為了保持產品、設備、資產的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轉,以及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諮詢服務、運營維護、數字化服務等多樣化服務的市場需求都在不斷擴大。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表示,具有全球化視野的跨國企業正成為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主體之一。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不再只生產產品,還進一步提供配套服務、技術支持等,服務業務所帶來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在總體業務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以施耐德電氣為代表的不少跨國公司走在這一趨勢的前列。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於提供能源與自動化數字解決方案,以實現高效和可持續。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服務業務部中國區負責人陳蔚蔚表示,“一切即服務”將是未來的趨勢,服務業務已經是施耐德電氣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司願意在這方面進行更大的投資,並建立了專門的團隊來推進。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用戶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用戶需要服務商能夠以結果為導向為其提供專業的服務。所謂一切皆服務,就是任何客戶需求,都可以以服務的方式滿足。一切皆服務的核心是幫助用戶找到真正的需求點及問題所在,通過全面的產品和能力組合,為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陳蔚蔚說。

企業數字化轉型從服務開始

受疫情影響,各行業對於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更加普遍。陳蔚蔚認為,要做好數字化轉型,最好從服務開始。

陳蔚蔚表示,很多企業負責人對自己的企業狀況並沒有一個全景圖,不知道企業的問題出在哪裡,比如買了多少原材料,每個點的能耗、良品率以及背後的原因等。

“數字化轉型應該從諮詢服務開始,藉助數字化手段瞭解客戶真實的需求並給出解決方案,以全生命週期的服務為客戶提供變革管理的支持,最終以現場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客戶的問題。”陳蔚蔚說。

施耐德電氣為伊利提供的服務就是一例。施耐德電氣為伊利提供了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全面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並對其旗下6家工廠提供配電評估諮詢等服務。藉助這些解決方案,伊利工廠真正實現了底層設備的互聯互通、能源數據的實時自動化採集、能源使用的監控管理、能源信息的精益分析,不但能夠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能源異常,還能通過上層能源管理軟件和底層自動化系統的配合真正堵住能源漏洞,最終實現能源管理和運行效率提高19%,能源成本降低5%。

施耐德電氣數字能源服務業務負責人楊平認為,“本質上,企業需要的是價值,而不是功能。只有靠服務把軟硬件打通,才能為客戶帶來預期的價值。”

2016年末,施耐德電氣推出新一代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於2018年成立服務業務部,深入挖掘存量業務需求。由於貫穿了產品全生命週期,“服務”使產品的最大價值和最優性能被挖掘出來。

“人”是服務核心

楊平表示,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施耐德電氣在業務開展的思路上也隨之進行了轉變。“首先我們轉變了銷售方式,站在客戶的視角瞭解客戶場景化的需求,幫客戶設計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提供整體的定製化產品和服務;第二是提升交付能力,努力逐步實現服務交付的標準化,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第三是提升運營能力,通過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綜合服務,來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實現產品的價值最大化。”

要實現這些既定目標,“人”是核心。施耐德電氣持續加大對於專家團隊的投入,設立專業的諮詢團隊,吸引大量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加入,並持續創造條件,進行資源投入,提升團隊的專業性。此外,施耐德電氣也在各行業加大了與優秀專家團隊的合作。

此外,施耐德電氣將與合作伙伴實現共同成長、互利共贏視為重要發展戰略。在陳蔚蔚看來,服務是一項“長週期業務”,因此需要強有力的承諾來維持高水平的客戶滿意度。“我們高度認可合作伙伴的奉獻精神,維護他們的投資和長期利益。‘與合作伙伴實現共贏’的理念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心底。”

據悉,進入中國33年的施耐德電氣,一直重視和培養中國當地的合作伙伴。“我們為服務夥伴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務技術與經驗,在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領域提供管理和技術專業知識。我們還專門投入資金,用最新技術對我們的合作伙伴的工程師和專業人員進行培訓。”陳蔚蔚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