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之下,經銷商、二批商、終端店應開啟哪些新思路?

疫情之下,經銷商、二批商、終端店應開啟哪些新思路?

2020 年的新冠肺炎導致太多的“疫”外現象出現,合夥人大熱、直播瘋狂、無人零售興起、大健康食品爆發……無論從產品、渠道、應用場景等各個方面都要求經銷商終端商再次自我審視,自我升級,否則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結果。那麼在疫情之下,經銷商、二批商、終端店要想走出困局,究竟應該轉變哪些舊方法,開啟哪些新思路呢?


1、產品策略要做寬做深

在此次疫情下,產品動銷嚴重分級,本應是禮盒主場銷售檔的時期卻遇到前所未有的滯銷,而方便食品卻大賣特賣,春節期間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 3.5 倍;淘寶平臺方便食品類目自 1 月 20 日以來的銷量也增長了 10 倍以上。而做單品的經銷商損失更大,對於不是剛需單品的小經銷商來說,打擊甚至致命。

由此可見,危機來臨之時,產品的多樣尤為重要,市場需求變化極快,產品做寬做深才能積極應對變化競爭,不至於被完全放空淘汰。


2、線下渠道多維拓展

由於疫情的影響,絕大部分餐飲、酒店行業關門停業,家庭消費增長迅速。因此與之對應的生鮮超市、社區門口超市、菜市場等終端門店,這樣的門店人流量大,客單翻倍迅速。

由此啟發經銷商平時產品渠道要廣泛拓展,不僅與超市便利店等對接,還要多維度多渠道出貨,平時更要維護好與社區、政府、居委會等各個層面的關係,避免在終端受限後,出現產品無法動銷的情況。


3、線上渠道升級分銷

隨著互聯網和 5G 時代的來臨,新技術新平臺帶來了新機遇,此次疫情下線上購物、到家服務、社區團購、外賣、微商暴增等現象,更加凸顯出線上渠道至關重要的作用。經銷商切勿只守傳統線下渠道,越來越多的終端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廠家下訂單,經銷商若不及時擁抱互聯網,遵循消費者的新消費習慣,那麼傳統經銷商很有可能會面臨大批消亡。

面對此種現象,一些經銷商轉戰線上做起網絡分銷的生意,開始了 O2O 的實踐, 也不失為一種突破困境的好辦法。


4、送貨上門服務貼心便利

此次疫情催發了一大批到家業務和無人零售的出現,嘗試過不出門購物的甜頭後,未來消費者會更加追求便利的消費方式。經銷商想要抓住消費者,就要把市場做到消費者的身邊去。

經銷商要做好“最後一公里”的服務,改善內部管理,從“坐商”改“行商”,從“提貨自取”改“送貨上門”,價值提升,責任迴歸,將會大大促進自身今後的發展,使自己立足於市場不敗之地。


5、市場區域繼續下沉

由於城市和縣城的發展和先進,經銷商和二批商將繼續被邊緣化,那些鄉、鎮、村市場發展,因為物流限制或投入產出比不足,廠商暫時無力覆蓋的這些地方,將會成為經銷商區域下沉的重點地區,在那裡會有開闢市場紮根發展的機遇。


6、終端門店將成多功能平臺

社區合夥人的興起帶動了一大批終端門店的加入,實體終端門店相對過去所存在的形態、業態,在類型上將更豐富、多元。便利小超將會從從電商及 O2O 商業中獲益,終端門店將會在經營商品及服務上跨界多元,未來 10 年中,電商平臺及企業和線下門店之間的線上、線下的併購,將會成為中國零售企業併購整合的新主題性事件。

疫情過後,百業將興,每一次危機,也是一次轉機和商機,所謂不破不立,希望經銷商終端商及時發現問題,開啟新思路,行動起來,終得好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