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昨晚看了熱門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寄生蟲》,結果呢,我一晚上睡不好覺了,這電影就是這麼“魔性”。看完電影,我足足坐在沙發上想了一個多小時,心裡的滋味很複雜,乍一看,電影的主題很明顯,但是,細細分析,又發現電影的主題太豐富,我卻不知道電影背後最深層次的意義了。

一部好電影會讓人不停地回味,就如《寄生蟲》,在沙發上呆坐一個多小時的我,躺在床上依然滿腦子都是電影的情節和對電影的分析,結果,帶著電影入夢了,夢中的我居然化身復活的基婷回到豪宅了。

韓國電影《寄生蟲》講述的是貧困的一家四口,父母和一兒一女,兒子和女兒高考失敗在家成為無業者,他們一家人住在陰暗的地下室,靠手工折披薩紙盒賺取微薄的生活收入。一個偶然的機會,哥哥基宇通過一張偽造的大學文憑成功應聘為一個富豪家庭的家教,他藉此機會將妹妹基婷偽裝成一位高級美術家,妹妹基婷也成為了富豪家的美術家教。接著,他們的父母也經過包裝進入富豪家任職,於是,一家四口全部寄生在富豪家。然而,一個“從天而降”的人物將他們的完美計劃打破了,後面的悲劇就發生了,最終,基婷死了,富豪家的男主人也死了。

為什麼要讓電影中豪宅的男主人慘死在刀下了?這是我感到惋惜的,想不出男主人為何要安排被殺死。或許,是為了突出“寄生蟲”的意義:寄生蟲是寄居在人體內,靠吸人血為生,直至吸乾人血,落得寄主和寄生蟲都死亡的局面。電影中的寄主(豪宅男主人)被“寄生蟲”(基宇爸爸)殺死,是不是為了影射寄生蟲的意義呢?

接下來,我談談我的觀影感受。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人性的貪婪

看完電影,腦海裡一直浮現一種假設:如果他們一家人中,只是讓基宇和基婷在富豪家做家教,而不是全家人都入駐富豪家,那麼,他們憑著基宇和基婷的高額家教工資,一家人的命運就會被改善,生活質量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也不至於最後落得個悲劇下場。

然而,偏偏人性就是貪婪的。為了讓他們的父母也能享受豪宅的生活方式,基宇和基婷硬生生地將父母也拉進了豪宅做司機和女傭。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小伎倆使用多了自己就容易露餡。如果說把父親弄進豪宅做司機是為了基婷晚上回家方便,為了讓父親開上豪車尚可理解。那麼,想法設法地把母親也包裝成高級女傭,弄進豪宅,這就是一個最大的錯誤了。逼走長期在富豪家幫傭的前任女傭,這成了最大的導火線,誰也不知道原來前女傭在地下室養著自己逃亡的老公。當一家寄生蟲遇上另一家寄生蟲, 矛盾就出來了,這種矛盾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如果不是貪婪,基宇他們一家人將會過上很好的生活;如果不是貪婪,基婷也不會死;如果不是貪婪,富豪一家人的幸福美滿生活也不會破碎;如果不是貪婪,這將會是一個美滿的寄生。

貪婪這東西,身在其中的人不會發現其危險,他們往往只會看到有利的一面,被利益衝昏了頭腦。而在旁觀者看來,每一次的貪婪都帶著危險。欺騙讓基宇一家人嚐到了甜頭,也讓他們“蒙了心”,以為靠著欺騙可以一家人享受豪宅的生活,他們不知道每一次欺騙換來的甜頭背後都貼著代價的標碼。


馬克思資本論中曾對人性的慾望(貪婪)做了這樣的說明:

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

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

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

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正如基宇他們一家人,看到了利益之大,完全忘了風險。如果人們能控制住自己的貪婪,生活就更和諧幸福了。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電影中的富豪人設為什麼會安排善良的一家人?

看了《寄生蟲》的觀影者應該都會為富豪的家庭感動惋惜,甚至有的人說為何不把富豪的一家人刻畫得醜陋一些呢,那麼,觀眾就能理解基宇一家人的行為了,也不至於為富豪傷懷了。

豪宅家庭一家四口的家庭生活很幸福。豪宅女主人很善良,讀高中的女兒很單純,幼小的兒子很聰明,然而,隨著豪宅男主人的死,一個美好的家庭支離破碎,幼小的兒子又受到一次嚴重的心理創傷,估計這個小朋友的一生都將帶著嚴重的心理傷害了。小時候夜裡“見鬼”,再加上漆黑的夜晚唯有他能看得懂的閃爍的燈,如今又在生日那天親眼看到曾經的“鬼”將自己的家庭教師在他面前殺害,這是何等殘忍。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我也同樣對富豪一家人的命運感到惋惜和悲傷。不過,在我看來,如果把富豪的一家人安排成醜陋的人設,這個電影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含義了,基宇一家人就會被完全理解,故事本身也變成簡單意義上的仇富題材或者是底層階級反抗的題材。而《寄生蟲》電影本身並不是要刻意醜化富有者的人物形象,也不是要體現貧窮者心地的善良,而是要體現是階級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更要體現底層階級對富有生活的盲目追從,同時也是體現底層階級生活的貧瘠和無奈。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另外,電影中有一些Bug。比如,前女傭的丈夫,突然出現在眾人面前行兇殺人,警方沒有追查他是從哪裡出來的嗎?既然肯定不是從外面進入院子的,再加上基宇被打破頭的地方是在地下倉庫門口,這些線索都是指明行兇者是從豪宅裡面出來的。如果警察利用警犬追查,一定會追查出地下倉庫下面的地下室。另外,基宇被打破頭之後流了那麼多血,居然沒死,這真是“男主”光環啊。

我很期待影片最後會對富豪家庭的女主人及其兒女的生活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卻沒有,這讓人挺失望的。《寄生蟲》的確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但是,這個電影太讓人難受了,看完之後,我久久不能恢復,內心脆弱和觀影代入感強烈的人,我真不推薦看,承受不了,估計好幾天都會陷入影片的悲傷中。


奧斯卡獲獎《寄生蟲》:一部優秀的電影,我卻想勸你不要看

《寄生蟲》體現的主題思想太深刻,也很豐富,憑我目前的解讀,很難說清楚它所要表達的最根本意義,只能淺淺談一下自己的觀影感受。(摘自百家號/寧靜小屋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