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止住了人們外出的腳步,也打破了餐飲行業的預期。毫無疑問,餐飲行業是此次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中國烹飪協會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78%餐飲企業無營收。恆大研究院數據顯示:僅春節七天,餐飲行業零售額損失已達5000億元。


眼下,無數餐飲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正在儘自己所能實施自救,希望能扛過疫情,活下去。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現狀如何?他們將何去何從?郫妹er瞭解到,郫都餐飲業一直在努力尋求自救,在等待中前行、煎熬中謀發展、期盼中尋希望。


形勢嚴峻 餐飲業或成重災區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餐飲行業可能是受影響最重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對大中型餐飲企業,影響更為嚴重。”郫都區餐飲旅遊商會會長、紅星飯店總經理高德均坦言,往年春節檔期是餐飲業最為火爆時刻。或許是今年春節來得較早,郫都區一月初餐飲業開局很好,各種聚餐、酒席預定爆滿,企業備貨也很充足。


疫情發生後,郫都區餐飲協會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全區近100家餐飲會員企業主動及時響應號召,嚴格落實政府暫停營業和延遲復工要求,關閉所有經營門店,最大限度避免了因人群聚集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停業期間,我們一邊做好防控工作,一邊開展預約宴席退訂。” 高德均表示。作為郫都區老字號餐飲企業,紅星飯店在今年春節前夕,就已接到630多桌的宴席訂單。因為疫情,飯店不僅無法正常營業,更讓房租、人工、原材料成本問題凸顯。


“餐飲業正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高德均稱,餐飲企業利薄,受市場環境影響大,如銷售持續不見好轉,3個月之內可能會出現資金鍊緊張情況。不僅中小企業困難,大型企業也艱難。


重心向外賣傾斜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各個企業開始復工後,人們對美食的渴望終於可以得到些許滿足。“我以前經常去聚極大龍火鍋店吃火鍋,加入了店鋪顧客微信群,前不久看見他們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太久沒吃嘴饞了,便打電話預定了一個三人套餐,很快火鍋食材就送來了,味道和店裡吃得一樣贊。”市民李女士告訴郫妹er。因為外賣的方便,讓這一頓火鍋在疫情期間也不難實現。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新商機。”聚極大龍火鍋店店主曾誼所說的“商機”,正是外賣。“因為火鍋外賣不太方便,所以我們一直沒有開展外賣業務。”疫情發生,讓聚極大龍火鍋在2月10日正式上線火鍋外賣。“目前外賣營業額每天有1000多元,儘管只有正常水平的10%左右,但也是白白多的一塊業務。”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2月14日,開始復工的紅星飯店決定暫停堂食,只通過外賣平臺進行線上銷售,並實行無接觸配送或到店自取。“因為疫情,我們首次推出外賣服務,顧客可以通過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美團或者電話點餐下單,我們也和一些企業達成合作,有一些套飯的供應。目前平均每天銷售額在3000元左右。”高德均告訴郫妹er。


“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發現,很多餐飲企業開始不斷開拓嘗試新的經營模式和渠道。”郫都區餐飲旅遊商會秘書長向婷婷表示。


應對變革 餐飲業探索新模式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現在大家想得最多的還是怎麼活下來,先保生存,以後才能謀發展。”曾經歷過非典的高德均認為,當年非典期間餐飲業同樣很受傷,但疫情結束後迎來“報復性”增長,很多企業成功崛起。“只要保證吃住,員工不走,肯定會挺過去。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了支持企業健康平穩發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相關政策,這給企業吃下定心丸。”高德均表示, 2月16日,郫都區印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16條政策措施》,乾貨滿滿。


高德均說,越是困難,越是企業練內功、上水平的時候。現在餐飲企業應好好理思路,在改革線上線下商業模式、優化組織架構、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內部治理效能、做好食品安全上下功夫,機會來了才抓得住。


深度丨疫情之下,郫都餐飲業如何“自救”?


那麼,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是否會迎來井噴式增長呢?高德均分析,疫情過後,餐飲行業井噴式增長是避免不了的,但是,餐飲行業恢復期也會比較漫長。經過這次疫情,市民會更加註重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這將倒逼餐飲企業加強自身監管,探索新型銷售渠道,促使餐飲行業朝著更加規範、更加標準、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


記者 | 韓雪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