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錯誤”的行為》: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錯誤”的行為》這本書,這部著作正是行為金融學領域的泰斗級人物理查德·泰勒教授的職業生涯記錄。

《“錯誤”的行為》: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

泰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社會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學科, 2015年,他當選美國經濟學學會主席,2017年,他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縱觀泰勒教授的職業生涯,我們發現他的研究始終圍繞一個激進的觀點開展: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人,擁有可預測行為且容易犯錯的個體。

在本書中,泰勒教授講述了他將經濟學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帶回現實過程的艱難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勝,並且不乏詼諧幽默,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經濟學、對我們自己的生活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

其實,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叫做“行為經濟學關於世界的思考,從個人到商業和社會”。

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前提是,理性的經濟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研究伊始,泰勒教授意識到人類與《星際迷航》中斯波克那樣不懂情感的理性人是完全不同的。

《“錯誤”的行為》: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

不管是購買鬧鐘、轉售音樂會門票,還是申請抵押貸款,我們都會存在某種心理的偏見,所做出的決定與經濟學家假設的理性模型相去甚遠,換句話說,人類從來都不理性,這個在傳統經濟學家看來是“錯誤”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起初,經濟學家並不屑於研究人們的錯誤判斷及其對市場的影響,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引入發笑的“雜耍”,無足輕重。

我們就是按照正統的、理性的假設來做供需平衡的經濟學研究。

但實際上,這些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它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幫助我們去做去更加理性更加明晰的決定,也能促使政府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

泰勒通過人類心理學的近期成果以及他對動機和市場行為的真知灼見,引導讀者學習如何在日漸複雜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本書點綴著泰勒與傳統經濟學思想激烈鬥爭的有趣故事,以獨一無二的方式探索了人類深層次的弱點。當經濟學遇到心理學,碰撞出的火花將對個人、管理者和決策者產生深遠的啟發性的影響。

新浪理財大學特邀以諾教育創始人及校長譚文清開設了這門《譚校長的金融思維課》,現已更新至《“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的形成》

《“錯誤”的行為》:洞悉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

試聽鏈接:

僅需99元,解決困擾你99%的金錢何人生還問題,為你打開通往財富自由的思維之門!

Tips:購買課程後,你的課程可以在“新浪財經APP首頁-理財大學-已購”界面查看(微信內在“新浪MONEY+微信公眾號下方菜單欄-理財大學-已購”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