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關於市場流通假冒“佛慈”品牌口罩的聲明


關於市場流通假冒“佛慈”品牌口罩的聲明


關於市場流通假冒“佛慈”品牌口罩的聲明

1929年愛國實業家玉慧觀先生“惜吾國科學落後,國藥遭天演之淘汰”,立志改善國藥之品質,舉起了“科學提煉,改良國藥”的旗幟。以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為載體,以“我佛慈悲,藥物可普救眾生”為願望,取佛光普照之意,命名了“佛慈”廠名和“佛光”商標,創立了“上海佛慈大藥廠”。
1931年“佛光”牌產品漂洋過海,出口到東南亞地區。以“選材地道、工藝精良、療效確切、服用方便”深受海內外華人的歡迎。此外,史料記載:發行以來,用者稱譽,風行遐邇,供不應求。佛慈制藥也以發展民族工業的執著精神聞名於上海,企業聲譽雀起。抗戰時期,產品增至百餘種。
1956年,佛慈制藥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為支援大西北建設,利用甘肅當歸優勢及豐富的藥材資源,報經國家化工部同意,佛慈廠遷入蘭州,39名工人隨企業遷蘭。
1956年9月6日,佛慈在蘭州正式投產,企業改名為“蘭州佛慈制藥廠”,商標沿用“佛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