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美麗端莊的赫本,為人們留下了無數經典的熒屏影像。從《羅馬假日》到《蒂凡尼的早餐》,《偷龍轉鳳》、《龍鳳配》、《偷龍轉鳳》等等。這些有著光鮮的動人容貌,優雅的絕佳氣質女性形象,是很多人青春的記憶與珍藏。

但在我心中,我把心目中最完美的赫本,給了《戰爭與和平》電影中,那個為愛走天涯的伯爵女兒。

這部1956拍攝的《戰爭與和平》電影,在美國本土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整部電影沒有原著小說特有的史詩感,它被美國導演整成了一部精良的愛情電影。除了美麗可人的赫本,並沒有多少亮點。不過就是一部水準之上的普通好萊塢電影。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但這部電影被引入前蘇聯後,卻激起蘇聯人民的巨大反響。可能厭倦了革命加戀愛蘇式電影模式,這種美式愛情電影賺足了蘇聯人的眼淚。另外,加上原著情節本來就發生在這塊土地上。電影一時好評如潮。

這讓蘇聯當局坐不住了!這是擺明了來踢館的樣子。而且,對於這種美式渲染的俄羅斯史詩。人民可忍,但精英階層不可忍。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於是,蘇聯舉全國之力,花了8年時間籌備,5年拍攝,總計投入6億5000萬美元。要知道,這可是當時的幣值,摺合現在,粗略估算差不多60億美元。如果你對這個還是沒有概念,那我告訴你,歷史上燒錢的幾部電影製作費用。

《加勒比海盜4》花去了4億美元,《泰坦尼克號》花去了3.5億美元,《阿凡達》2.37億美元。當然還有一部《埃及豔后》年度久遠,花去了4000萬美元,摺合現在幣值4億多美元。

所以,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絕對是土豪,那讀者們要問了,這些錢花哪去了?

一、龐大的演員陣容。

共有12.5萬人參加了拍攝,光付這些人工資都是不菲的費用。每天的盒飯錢,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原著中的拿破崙發起的這場法俄戰爭,雙方參戰人數也只有這麼多。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二、不考慮成本的場景搭建。

製作方沒有采用電腦特效,全部都是真實場景拍攝。為了重現俄羅斯時代的莫斯科,製片方特意重建了一座佔地10平方公里的俄羅斯城。後來,因為情節需要,又被一把火燒掉。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三、種類繁多的道具。

那些冷熱兵器時代之交的武器裝備,比如馬車、大炮、火繩槍等,都是1:1複製。為了表現戰爭的波瀾壯闊,導演不屑用局部戰爭表現全部。都是整體呈現,為了刻畫戰爭的畫面,全部都是飛機拍攝。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四、遠超一般電影的拍攝時長。

一共拍了3年,這得積累多少影像素材。最後,導演再三精簡,還是達到了近7個小時片長。那些剪掉的鏡頭,可都是由大量的金錢堆成的。這部電影在墨西哥電視臺播放,還創下了一項吉尼斯紀錄:電視臺播放最長電影。

最終,美蘇兩國超級大國的電影戰爭,以蘇聯壓倒性勝利告終。簡直是對美國1956年《戰爭與和平》進行了全方位碾壓,大家看了電影會有同感。我只舉一個例子,電影中有一場舞會,這兩個版本都給予了影像呈現。套用網友的評價,看了蘇聯版的舞會,美國的那場舞會簡直就是在地下室舉辦的。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蘇聯版的娜塔莎,比之美國赫本版的娜塔莎,那個更符合原著?

《戰爭與和平》:5年花去56億美元,一部看到就賺到的電影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最後,驕傲的美國人,即使在兩國處於冷戰的局面下,仍然給予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