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基金投顧大變局!招商銀行等獲准首批試點銀行 基金投顧市場再添“新軍”

繼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先後納入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後,銀行“進軍”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消息也呼之欲出。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獲悉,2月28日,招商銀行已經正式獲准成為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機構,成為首批獲得該業務試點資格的銀行。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也成為首批獲批試點銀行的大熱門,但目前相關人士尚未對記者確認這一消息。

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獲批

成首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銀行

據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2月28日,招商銀行已經正式獲准成為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機構。據他表示,當時申報和參與答辯的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機構,還有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以及多家券商機構。

他說,“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也可能是首批獲批的試點銀行,不排除部分券商也可能同期獲批。”

截至記者發稿,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相關人士都尚未對記者確認該項申請獲批的消息。

招商銀行等銀行機構獲批,讓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再添“新軍”,與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一道為投資者做好基金投資顧問服務。

上述業內人士還表示,未來券商也會納入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成為服務基金投資的重要力量。

據記者瞭解,2019年10月底,證監會正式下發了《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當月,嘉實、華夏、易方達、南方、中歐等基金公司已經申請試點並完成備案,正式開展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

2019年12月,中國證監會繼續擴大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在前期基金公司參與試點基礎上,完成騰安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珠海盈米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試點備案。

所謂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主要是指擁有相關資質的基金投資顧問機構,接受客戶委託,在客戶授權範圍內,根據與客戶協議約定的投資組合策略,代客戶作出具體基金投資品種、數量和買賣時機的決策,並代客戶執行基金產品申購、贖回、轉換等交易申請的業務。

從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推出的作用來看,基金投顧業務有望為公募基金行業注入新活力,促使行業從過去的產品銷售導向轉向真正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同時推動商業銀行等公募基金代銷機構的盈利模式逐步從傳統的交易手續費模式轉向按管理客戶資產規模收取顧問費的模式,將代銷機構和客戶的利益連接在一起。

多家銀行已“試水”智能投顧業務

規模最高達百億

據記者瞭解,多家申請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銀行都在基金投顧業務方面有不少探索和嘗試。

目前,招行、工行、平安都有發展基金投顧業務的良好基礎,3家銀行都已推出線上的智能投顧業務,主要根據客戶畫像千人千面推薦適合客戶風險類型的基金或組合。

2016年12月,招商銀行摩羯智投上線,目前已經成功運行3年,公開的規模數據中最高曾超過100億;2017年11月,工商銀行推出智能投顧“AI投”,規模也突破過20億元;同年,平安銀行在平安口袋銀行也上線智能投顧業務。

而從招商銀行看,自2019年10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後,招商銀行積極響應,結合多年的財富管理及公募基金銷售實踐經驗設計了招商銀行基金投資顧問試點方案,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穩健的投資策略體系、嚴謹的風控合規制度以及智能投顧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最終試點方案獲得評審委員的高度認可。

作為國內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招商銀行一直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通過專業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這與證監會推行基金投顧試點業務、改善投資人實際回報水平的初心高度契合。

招商銀行未來擬提供的基金投顧服務會緊緊圍繞提升客戶投資體驗展開,一方面將全面傳承招商銀行在多年的財富管理實踐中積累的“顧問式服務”能力,同時也將充分發揮招商銀行在資產配置及公募基金產品優選方面的“專業投資”優勢,用實實在在的投顧服務踐行客戶至上的宗旨,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

在過去十幾年的實踐中,也正是因為始終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理念,招商銀行為客戶創造了良好的盈利體驗。

過去8年中,招行所有公募基金客戶整體實現了7年的年度盈利,2019年客戶年度盈利再度創出歷史新高,達到約790億;在智能投顧的實踐上,招商銀行“摩羯智投”通過三年的實踐,實現了“增長穩波動低”的目標,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18萬;良好的盈利體驗最終也獲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截至2019年6月末的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在全國持有權益類基金的個人客戶中,約13%的投資資金通過招商銀行進行投資配置。

招商銀行表示,如獲批試點,將抓住此次試點機遇,發揮專業優勢,切實做好基金投資顧問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好的盈利體驗,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