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在這個漫長的疫情期間,那些為了人民的健康而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戰疫”的醫護人員,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逆行者”,感動了全國人民,成了新的“明星”;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鍾南山院士

與此同時,部分高片酬的明星,在這段期間,卻失去了光輝形象,

部分網友對他們很失望!

因為他們的片酬非常高,平時又被部分粉絲當作偶像,

他們賺那麼多,在疫情期間,卻捐那麼少,網友覺得他們很摳門,沒良心,不配為偶像!


一,

對於明星的捐款問題,

“弱弱地問一句,在國家每次出現災難的時候,你是否都有捐款了?”

如果你沒有,就不要隨便批評明星了!就算真的有,也不要隨便去對他們下結論

總有部分網友很喜歡“算數”,在明星或名人的捐款額被公佈後,非常喜歡算他們的收入和捐款比!

前段時間,我國首富馬雲先生,除了公司捐了10億,並提供物流等援助外, 自己又私人捐了1.2億元用於這次疫情,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但有部分網友卻還認為馬雲也不是捐了很多,不值得讚揚,因為屈指一算,馬雲擁有超過3000億的資產,

按照比例,他捐1億元,就相當於一個擁有3萬塊資產的市民,只捐了10塊!

很多高片酬明星的捐款額被公佈後,同樣也是像馬雲那樣,被部分”鍵盤俠“算比例,所以被人覺得摳門,被吐槽了。

部分明星的高片酬的確不合理,他們的片酬備受網友質疑,是很正常的

如果網友覺得他們不配擁有高片酬,以後可以不看他們主演的電影,電視劇,讓他們少一點票房號召力,這樣心裡會舒服一點。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但明星也是人,他們自己的錢怎麼花?怎麼用?是他們自己的事,別人無權管。

只要他們的收入是合法的,花的錢不違法,我們就也不應該管的,也不應該從道德的角度批判他們

對於他們的為人,我們也不應該以他們是否捐款來判定

無論他們是作秀,還是真心想捐;無論他們捐很多,還是捐很少

只要是他們捐了,捐了就是捐了,哪怕是捐一塊,也是捐了,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


二,

至於部分明星的高片酬問題

在老港片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對於部分明星的高片酬,我認為“有市場的地方,就有高片酬!”

①其實明星高片酬,不是中國演藝屆獨有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全世界都有

去年好萊塢大片《復聯4》成為了全球票房總冠軍,但《復聯4》也存在著高片酬的問題。

比如“鋼鐵俠”的飾演者小羅伯特唐尼,只出鏡約60分鐘;在這部電影裡,他也不需要像成龍那樣“玩命”表演,

但他的基本片酬,也就是“保底收入”,就已經達到了2000萬美元,按當時的匯率,他的保底收入就超過1.3億人民幣!

另外,他還有8%《復聯4》的票房收入分紅,算上“保底收入”,他憑藉著《復聯4》,拿到了約7500萬美元的收入,大約5億人民幣!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參演一部電影,就獲得5億人民幣收入,“鋼鐵俠”的片酬同樣也是天價的

影視製作公司的老闆一般很會精打細算,明星在和製片公司談片酬的時候,也不會拿槍指著老闆的頭,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②為什麼老闆們肯給部分明星“天價”片酬

主要是背後有市場作怪

被記者談到8000萬片酬的時候,楊穎(Angelababy)曾回答:“我就值這個價”!

從客觀來說,她當時真的值這個價!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有些電影,電視劇,它們的劇情很幼稚,而且漏洞百出,毫無誠意;另外它們的“外在”同樣很差,很多是“五毛錢特效”,說好的“十萬大軍”,僅僅出現幾百................

更重要的是,主演們又毫無演技,甚至演技到達了“浮誇”的地步

但這些爛片,爛劇,卻往往是收視率,票房比較高的,能給影視製作公司帶來了巨大收益

因為那些爛片,爛劇的主演,一般顏值都很高,而且很偶像化,很能討好觀眾,有大量粉絲支持他們,特別是年輕觀眾。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他們當年就被稱為“流量明星”,因為他們能擁有大量的“流量”,能把“爛片”變“賺片”,創造巨大收益,所以製片公司肯願意給他們“天價”片酬

這種“流量明星”以前就比較吃香,現在慢慢“引流”能力在下降了。

有些明星演技也很好,或者在其他方面很專業,不是純“靠臉”的明星,但他們能有天價片酬,同樣也是因為能帶來“流量”。

總之,明星高片酬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市場效益!


三,

從多方面考慮,明星的片酬,的確不適宜“天價”,國家目前出臺政策去管控是對的

①從影視行業的發展來看,“天價”片酬不利於行業的長期發展

儘管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票倉”,但我們只是發展中國家,才剛剛起步,所以文化輸出比較弱,電影的市場主要是我們本土!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在市場潛力方面,我們目前是遠遠比不上美國的,因為後者的市場是全球。

我們賺的錢比不上美國,但要升級電影工業,拍出更多好萊塢級別的大片,那就只能減成本了

上年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僅僅用3億人民幣的成本,拍出高端的效果,是因為沒有“天價”片酬演員,而且導演又千方百計省錢,製作成本都能夠用在特效上去了。

對於影視作品來說,如果能省下大部分“天價片酬”,作品的質量可能會得到提升。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因為成本更低了,能用的錢更多了,創作的限制就沒那麼高,製片公司能投入更多成本在其他方面,比如升級特效,或者在拍古裝大片的時候,號稱“十萬大軍”,至少能請幾千群演來!

部分演員的片酬只要不是“天價”,稍微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演員非常多,但真的成了巨星的,是沒有多少的,所以演員要成為巨星,風險也很高的,因為要耗費他們人生的很多時間。

演員成為巨星後,他們生活“成本”也很高!

演員成為了巨星後,彷彿就是進入了另一個“《楚門的世界》”,生活可能失去了很多自由,演員全家的生活都會被觀眾跟蹤著

就算是在奶茶店喝杯奶茶,都有可能被人拍照,還不時要給粉絲簽名。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最可怕的是,如果明星混不好,失業了,重新進入社會,可能面臨著更多的精神壓力!特別是收入低,但又有點知名度的明星。

曾經擁有一定知名度,卻要做會普通工作,

這種感覺就如同:"幾個月前,我還是經理,月薪幾萬,人人都叫我......總,結果公司倒閉了,我又人到中年,沒人請我做高層,又有老婆兒女要養,只能送快遞,還被熟人看到了。" 落差很大,非常尷尬。

所以,作為“風險”比較高的職業,部分知名演員的片酬稍微高一點點,還是可以理解的。

否則就會出現部分香港演員的行業困境,混了十幾年,被人叫了十幾年“大明星”,現在還沒買上房子的悲劇。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觀眾也不要輕易把明星當偶像,就算追星,也應該理性追星

“顏值即正義”,好看的人做什麼都容易讓人欣賞,觀眾比較喜歡顏值高的演員,是人之常情,

觀眾可以追星,但要儘量理性,不要輕易明星當偶像!

最有價值的偶像應該是那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而不是一個個好看的外在

賺得多,捐得少?深入討論明星的捐款和高片酬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