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我之前做個一個榜單:

評了我記憶中銀幕上最妖孽的女子們。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評論裡最多的質問,無非是:怎麼沒有莫妮卡·貝魯奇

而這些質問所提及的對象,往往特質莫妮卡·貝魯奇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扮演的瑪蓮娜

廢話!

評選妖孽美女,當然沒有她。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她的美渾然天成、醇厚飽滿、驚心動魄,是凡俗和高雅都為之傾倒的大美,而非妖孽。

尤其是瑪蓮娜,她不僅僅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更是電影中的一把標尺——以自己的絕美,度量了人性下限的深度。

西西里的烏合之眾

朱塞佩·託納多雷是意大利的寫實流大師。《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三部曲作品。

很多人知道《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作品,很多人用過它的表情包,一部分人能對其劇情說出個大概,他們想當然地說,這是個關於“失足婦女”的故事……

不算“N分鐘看完XXX”系列的話,真正完整看過的人,其實並沒有幾個。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電影是通過13歲的“我”的眼睛看出去的,調色和韻味,有些像《陽光燦爛的日子》,而且同樣都得到了自行車,也同樣都有個成熟的大姐姐。

只不過寧靜那時仍有青澀的味道,而瑪蓮娜一登場,就用她的美麗,征服了整個小島。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可惜,人們對待異常美麗的女人,從未寬容過。女人們妒忌她,男人們因為她已婚並忠於自己丈夫的事實,而貶低她、嘲弄她。

除了孩子們,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當瑪蓮娜丈夫戰死的消息傳回西西里,男人們像是打開了柵欄的種豬,一個個撲向美麗的寡婦。

哪怕她不從,各種桃色流言還是流傳了開來,畢竟男人不管擅不擅長,都喜歡吹牛。女人們則不加思考地選擇相信——那些荒誕媚俗的臆想。烏合之眾

,格外相似。

忠貞敵不過流言,最後連瑪蓮娜的父親都因為流言,而跟她斷絕了關係。

而後不久,戰爭就扼斷了她父親的脖子。鎮上的人不給她工作的機會,連她的撫卹金也被貪墨,現在連唯一可能的依靠都沒了,瑪蓮娜別無選擇。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她減去長髮,開始為了生存而出賣自己僅有的東西。

軍官問,能否每週四都去找她。她說記得帶著食物,就可以。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戰爭結束了,飽受摧殘的當地女人,像是忘了瑪蓮娜也是受害者一般,對她進行慘無人道的欺凌。她們多年來的妒忌和憤恨,終於有了大義的名分,可以為所欲為了。

而瑪蓮娜的那些裙下之臣,沒有一個站出來,都只是默默看著。

唯一試圖想要拯救她的,只有“我”這個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長大的孩子。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結局,瑪蓮娜被趕出鎮子後,她的丈夫奇蹟般地回來了。然後他把她找了回來,而昔日的美人早已人老珠黃,沒了那份天妒的紅顏。

這時,鎮上的人反而對她友好了起來——他們知道,這個尤物終於被折磨得跟他們一樣了。

個體與群氓

這部電影有人性實驗的屬性。

無論男女,對於某一方面超群的個體,都是一個態度:通過玷汙、拉攏、誹謗、踐踏、誘惑、欺侮等方式,把這個個體,變得跟自己一樣。

我從農村出來,中國農村就是這樣的。語言和群體攻擊,足以毀掉一個或一家不合群的人。

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寧可在北上廣吃泡麵住地下室,也不肯回去,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那裡的環境,就是個群氓環境

近幾年有所改善,但也僅限於表面層級。

大都市有萬般不好,但有一點:包容性——是哪個小地方都沒有的。

封閉的小空間,會用烏合之眾的偉力,把所有人變得差不多樣子。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這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蘊含的底層思考。

而瑪蓮娜,其實是創作者的尺子,她以自己的美麗值弧線,為丈量的標準,試探出了鎮上所有人的下限。

她似乎從未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從一開始,就是最美的女神

結果是殘酷的,但也是毫不意外的。

下回看見一眾人搶著給她電影的動圖時,不妨想想:

她為什麼剪去了一頭黑髮,只留下紅色的短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