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不能誇大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譚浩俊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於當地時間22日,在利雅得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發表聲明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危機管理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措施和資金支持等手段,努力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向中方表達了對這些政策和措施的支持。聲明表示,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恢復正常,未來全球經濟受影響的程度可能較小,持續時間可能較短。

格奧爾基耶娃總裁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其他人士,已經多次表達了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法的肯定和鼓勵,尤其對中國經濟在各方面表現出來的韌性予以了充分認可。事實上,一些國家政府、政黨的領導人更是公開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調動如此大的人力和醫療資源。這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力量。也就是說,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做法,已經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和認可。

相比于格奧爾基耶娃和其他國際友人的分析和判斷,國內極個別經濟學者和專家,卻在疫情剛剛發生後,就為了“出風頭”,發表了所謂疫情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很大影響、提出了所謂下調2020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建議。要知道,在疫情剛剛開始時,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蔓延和擴散的程度有多大,防控的效果如何,疫情會延續多長時間,在多大範圍內產生影響等等,都沒有確定。在此時就得出對經濟會產生很大影響的結論,顯然是盲目的和草率的。

我們並不否認,疫情會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影響只是暫時的、短暫的,具有很強韌性的中國經濟,不會因為疫情就改變長期趨勢向好的格局,也不會因為疫情就改變經濟增長勢頭。實踐也證明,儘管疫情防控任務依然十分艱鉅,武漢等地的疫情並沒有得到全面控制。但是復工復產、穩定增長的工作也在有序進行,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出現了規模以上企業大多數復工復產到位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奉勸國內的某些經濟學者,一定要多學學格奧爾基耶娃總裁的思維,不要誇大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以肯定,在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之後,中國經濟一定會發展得更好。202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且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化、供應更高效、需求更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