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今天和許久不曾聯繫的大學舍友通電話,她原意是想讓我幫她做份問卷,順便聊聊近況、增進下感情的。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我對她的印象一直挺好,她是個真真正正的學霸,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始終如一的勤奮讓我很欽佩。

不過,老實說,跟她交流令我有些頭疼。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01 問題出在哪裡?

她的話挺多,但是很少談到點上。

她說的每個字都聽得懂,然而組合在一起,卻不知道她想表達什麼。

老愛重複,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話,要重複幾遍之後才能繼續下去。

聽她說話時間一長,容易失去耐心,會忍不住想問“你到底想說什麼?”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生活中,我們總碰到過類似的人,或者可能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會有很多個“然後”,別人常常會問:“你的重點呢?”“說重點啦!”

不少人會覺得這是溝通能力問題,其實根本上是缺乏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有條理有層次,脈絡清晰的思考方式,沒有結構化的思維是混亂和零散的,因此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02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顧名思義,要讓我們的思想有結構。

“結構化思維”的官方定義:一個人在面對工作任務或者難題時,能從多個側面進行思考、深刻分析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並採取恰當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開展,取得高績效。

也就是說,我們在考慮問題時要從整體思考到局部,形成一種層級分明的思考模式。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用一些思維框架輔助思考,將零碎的信息進行系統化處理,從而形成思維的層次,更全面地思考。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掌握結構化思維,對任何職業都大有裨益。

它還可以運用在生活中。比如整理衣櫥時,對衣服按季節進行分類;記賬時,按照衣、食、住、行分類,等等。

以及寫文章時,一樣是按照結構化思維來的,否則文章會看起來很凌亂,讀者看不懂作者在說什麼,如同聽人說話卻聽不明白對方的重點一樣。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03 如何培養結構化思維?

毫無疑問,結構化思維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提高的。

首先,瞭解三個原則。

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要掌握事物的結構,就得允許別的東西與它聯繫起來,通過這種有意義的聯繫去更好地理解它。簡單來說,學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之間是怎樣關聯的。

他還提出了三條原則:

  • 人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 人更偏愛有規律的信息;
  • 人不能接收大量雜亂信息,一次只能記住4項事物。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其次,不斷訓練自己的大腦。

1. 從現在開始,刻意積累“結構”,用自己積累的結構去思考和表達

什麼是結構呢?比如用得非常多的“what-why-how”(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就是種結構;另外,還有SMART,STAR模型等,都是常用的模型,需要我們刻意去積累和應用。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自己說話更有邏輯,思維更清晰。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2. 分解問題

分解,就是把一個主題拆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可以繼續拆分,形成一個金字塔狀的結構。

比如,我們過年設立了一個FLAG,要想把達成目標,首先,讓目標變得可操作。

然後,分解。

按照年計劃,每月得完成哪些任務;月計劃之後,就是日計劃。

總之,分解適合完成一項較大或較複雜的任務,通過拆分,讓項目變得簡單。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3. 歸納總結法

這個方法,適合想法多卻混亂的情況。

第一步:先寫下所有想法。

第二步:分組,就是把相關或同類的想法合併放在一起。

比如,對於完成100萬業績這個問題,如果是用歸納總結法分析,方法如下:

首先頭腦風暴,將你想到的所有方案都寫上,比如買網站廣告位、微信朋友圈投放、消費滿999送手機、錦鯉抽獎活動、買一送一等等;接下來就是歸類,前兩者屬於開拓客戶渠道,後三個屬於營銷活動。

結構化思維:快速成長的利器

雖然方案還未成熟,但一個基本的思考框架搭建起來了,接著便可以從開拓客戶渠道和開展營銷活動兩個角度繼續思考,不斷完善整個方案。




結語

結構化思維需要一段時間練習和掌握,要在平時找機會練習,比如寫工作總結或者思考難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採取結構化思維,刻意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