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01

最近,“大批明星疫情期間出國避難”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刻,一些平日裡眾星捧月的“公眾人物”並沒有選擇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幫助社會共同抗疫,而是紛紛去了國外度假。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少呢?

有報道稱“約七成明星”;

某明星夫婦能在日本的一個景點“偶遇”另一位明星。

這些信息,大家可以細品。

當全國人民紛紛響應號召留在家中,網上出現大規模退票潮時,他們卻選擇了去往相對更“安全”的地方“避難”。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雖說在法律與規章制度的框架內,每個人都有自由出行的權利。

但是當這樣的“自由”出現在非常時期時,就頗有些“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味道了。

畢竟在疫情爆發伊始,誰都不能確定最終的結果是什麼。

賺錢撈金的時候,他們比誰都積極;而國家、社會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比誰都“機靈”。

更有甚者,“出逃”後不僅不低調行事,還瘋狂秀出自己在海外的動態,一位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女網紅,因一條微博引起了公憤: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你們還好嗎?想送你們小島的陽光和美食。”

如果不是日期上那刺眼的“2月11日”,我都不敢相信這條微博是在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發出來的。

要知道,2月11日這一天,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突破1000,確診與疑似病例都達到數千,感染總人數超過四萬。

你覺得,我們好不好?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我實在難以對這種做法產生好感。

02

意料之中,這些“出逃國外”的明星網紅成為網友們炮轟的對象。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那位發微博曬旅行照片的網紅也不得不刪博。

在一片罵聲中,似乎疫情已經讓人們某些扭曲、浮躁的價值觀念得到重塑。

但是,大家嘴上譴責幾句,就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戲子誤國,娛樂至死……”這樣的論調,我們已經聽過無數次了。

有一位網友問到了點子上:“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明星藝人在疫情期間去往國外是一件值得譴責的事情”?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大家都明白,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但是為什麼我們偏偏無法容忍明星展現出這些人性中本來就有的弱點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當下,一個明星的能量是巨大的,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對社會產生強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才會認為,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合理的。

然而我們是否想過,是什麼讓明星們能夠擁有這麼大的能量呢?

又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戲子當道”的錯覺呢?

正是我們自己。

03

當今社會給明星的關注度,未免有些太高了。

對於當紅明星來說,大到感情緋聞、藝術作品,小到一個髮型、一次衣服穿搭、一句無意之中的話,都能夠霸佔熱搜,吸引無數流量。

在人們對網絡高度依賴的當下,高流量就必然意味著高商業價值。

因此,才會有那麼多“流量明星”大行其道。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明星、網紅們能夠坐擁如此令人羨慕的收入。

同時,一個明星動輒上千萬粉絲,崇拜者無數,乃至於形成了一種普遍存在的飯圈文化。

一位網友形容這種行為是“捧之如月,追之如潮”。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部分狂熱的飯圈人士在自己的偶像面前,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

相較之下,那些真正為國家、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卻很難走進人們的視野。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這並非是說討論明星八卦是一種罪過,而是警示我們:

在關注這些的同時,還應該明白是什麼人真正在支撐起社會的運轉;又是哪些人的努力,才讓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在一份“未來職業”相關的學生調查中,竟然有超過八成的小學生認為最理想的職業是明星、是網紅。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有人不禁發問:“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麼了?”

04

我並不認為這是那些尚且單純的孩子們“變壞了”。

而是在當前社會的大環境下,明星網紅確實成為了一種“優質”的職業!

為什麼?

因為這個職業萬眾矚目,能夠擁有無數追隨者;因為這個職業能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

這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全民娛樂”浪潮中,一個又一個流量明星成為粉絲心目中“神明”一般的存在,人生最求的目標。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他(她)穿什麼,就能形成一股潮流,他們去哪兒,人們趨之若鶩,甚至他們的言行、性格,都會有無數人追捧和模仿。

但是有些人忘記了,他們不是神,只是一群被大眾與資本推上神壇的普通人。

他們展現給我們的不是真實的自我,而是粉絲心目中所向往的理想“人設”。

我們為什麼要為了這些虛無縹緲的美好幻想,而忽略了我們真正生活的現實呢?

種種亂象背後的社會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的。

05

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看清了很多事實與真相。

他讓我們明白,誰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誰才是真正能夠成為榜樣的。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我們需要看到,當這些影響力頗大的“公眾人物”出國旅遊、消費,享受著風景與美食時。

那些默默無聞的醫護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卻為了保護大家豁出了生命。

2月23日,湖北。

兩位一線抗擊疫情的戰士永遠被困在了2020.

他們分別是29歲的夏思思醫生以及42歲的黃文軍醫生。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看著他們尚且年輕的臉龐,我真的心如刀絞。

三四十歲,正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家庭圓滿的時期。

本來,他們的人生道路還有很長,他們還能大有一番作為,他們還有太多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在他們心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作為“白衣天使”的責任和使命感。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目前,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報告,已經有超過三千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他們的近況、他們的名字,我們卻一無所知。

我們也需要看到,一些明星藝人在面臨疫情時選擇留下,與我們站在了一起:

捐出家底、累的病倒的韓紅;機場四處“刷臉”情人託運口罩的胡海泉;在多個國家奔走籌備物資的陳偉霆;接受女護士“表白”的胡歌;捐出兩萬斤大米的周杰;合作獻唱《等風雨經過》的張學友和周杰倫……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他們,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認可的“偶像”。

我們更需要看到,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與村鎮中,無數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的普通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戰役貢獻力量。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明星或許在舞臺上、熒幕中光芒四射,但是迴歸生活之後,也不過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

我們可以用娛樂八卦來豐富生活,但我們更應該認識到,真正美好的事物就在身邊,真正的偉大也源於平凡。

醫生因疫情殉職,他們卻“出逃”國外,明星強國,是最大的笑話

而社會中這樣的“平凡而偉大”的人,有太多太多。

他們人生的“精彩”,更值得我們發掘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