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週末消息面無重磅利好對衝週五暴跌利空,下跌中繼,勿盲目抄底

週末消息面無重磅利好對沖週五暴跌利空,下跌中繼,勿盲目抄底


來看一下週末消息面:


1.新證券法(相對利好)


算是週末相對重要的消息


但在馬犇看來,不像磚家們說的有多重磅,簡單說一下


證券市場,無非兩個最重要功能,1.一級市場上市公司融資;2.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


新證券法,主要涉及的基本都是放開一級市場上市融資,如全面推行註冊制,降低上市公司融資,再融資門檻,放寬併購重組限制,信息披露;


而涉及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如提高市場參與者違法成本,首提媒體責任,投資者保護,並無太多新意。


另外,應和全面推行註冊制配套的退市制度,並沒有被重點提及和強化。


很顯然,新證券法重頭戲,仍是重融資。


2.3月1日起公司債公開發現實行註冊制。(相對中性)


股市,債市,證券市場 融資的功能徹底打開。債市與股市存在資金​爭奪,但目前很明顯是股市爭奪了債市的資金。


3.央行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3月1日如期啟動。(相對利好)


這玩意怎麼說呢,反正只要是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那基本就是力量不夠,套路來湊。就像降息,降準,現在弄了一大堆大家搞不懂的工具來寬鬆放水,原因很簡單,兩難的選擇,可出的牌不多。


4.2月PMI為35.7%,非製造業PMI為29.6,歷史新低。(利空)


受疫情影響,這個數據比預期的還是要低,對於製造業大國來說,對經濟層面,股市基本面影響是實實在在的。


5.本週一周200多減持公告,多隻芯片大牛股高位減持。(利空)


馬犇反覆提及,本來就是擊鼓傳花的遊戲,可參與但不可入戲太深,因為絕大部分的公司的炒作是很難兌現在業績上,資金驅動最後多半都是一地雞毛。如15年的樂視網,全通教育,安碩信息,那個故事不是講的頂呱呱,結局都是一樣,這次和上次,以及下次沒有什麼不一樣。


週末消息面重要的大概就是這幾點


簡單再來看一下本週的市場,本週是載入史冊的一週,特別是外圍市場,美股單週暴跌創歷史記錄,歐美日韓,全球股市無一倖免,原因自然是疫情的蔓延。


而作為風暴的中心,我們能獨善其身?


在一波資金面放水+政策面逆週期操作的驅動下,春節後市場不跌反漲,還漲出牛市的味道,A股永遠都是這麼魔幻。


但馬犇尊重常識,事有異常必有妖。


市場永遠在,機會永遠有,永葆一顆敬畏之心。


就像馬犇昨天分析的,市場接下來怎麼走


兩個維度分析:1.美股調整的性質;2.A股春節後上漲性質。1.美股調整的性質,是漲多了借疫情調整一下,還是扭轉熊。若是後者,全世界金融市場都跟著遭殃,全球範圍最牛氣的三大配置資產,美股,日債,中方,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會引發金融,甚至金融海嘯;


馬犇在年初《展望2020,投資市場的風險與機會,黃金值得關注!》中分析到,美股會又一波調整,目前來看也就是漲多了,接著疫情調整,目前沒有看到更大層面的危機。


週末消息面無重磅利好對沖週五暴跌利空,下跌中繼,勿盲目抄底


2.A股春節後暴跌之後的上漲性質,是反彈,還是走牛。馬犇是傾向於前者,邏輯之前反覆分析,短線市場走勢=資金面央行放水力度+政策面逆週期調節,而中長線走牛邏輯,大概率就是認準大水漫灌的水牛邏輯,其實貨幣層面也是這麼做的,加上疫情復工受阻,全民炒股推動增量資金入市炒作,風頭最盛當屬炒科技股的創業板,會有二次反撲,當然這樣的機會可以參與,但要注意僅是資金驅動擊鼓傳花的遊戲,可參與但不能入戲太深,畢竟大部分標的不可能兌現在業績。


對於春季行情的性質,馬犇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還是老觀點,不知道的查看之前文章。


而目前美股一週跌幅超過10%,而A股技術面二次探底,下週看是否有共振​。​


最後來說一下操作上的建議,仍是輕倉遊擊為主


1.注意相對低位有政策預期的大基建股的表現,能否承接市場炒作資金;2.科技股一波殺跌之後,有二次反覆,可搏前排核心龍頭股機會;3.大消費股等疫情轉折出現後的機會;3.大金融股相對低位關注是否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