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位90後研究生的理財故事:開源節流,從零到萬

大家好!我現在還是一名在讀研究生,雖說是屬於90後,但還是比較靠後的90後,讀的專業和經濟算是八竿子打不著,但我自己卻對經濟非常感興趣所以經常會學習一些相關理論知識並應用於實踐。在理財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分享一下,也正是前段時間看到了螞蟻財富推出的講述自己的理財故事,所以有了把它寫出來的打算,今天剛好過年在家有時間將它變成文字記錄下來。

一位90後研究生的理財故事:開源節流,從零到萬


一、最早的開源節流:9歲賺了3塊錢

最早的我是對這個“理財”這一詞是沒什麼概念的,一味的覺得只有不斷的增加收入才能增加財富,所以我最早的理財觀念是隻停留在“開源節流”這四個字上。還記得我的第一桶金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那時只有9歲,當然那時應該是屬於童工,不過也算是除了壓歲錢外我賺到的第一筆錢。那時是搬成捆塑料繩和透明膠帶,花了十幾分鍾賺了三塊錢。哈哈哈!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算是一筆鉅款了,我小心翼翼地收起來,現在我也不記得我到底是怎麼處理這筆鉅款的了,這是我第一次有了賺錢的經歷。後來陸陸續續也有這樣的機會,都是一些小錢,最多也就幾十塊錢。後來上了高中又有了開源的機會,因為發現學生對高考筆記資料的需求可不小,高分狀元的資料更是搶手,所以我收集了高分的學生筆記複印出售,在那一年裡過得還是非常滋潤。在這高中期間這種開源方式還是有很多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位90後研究生的理財故事:開源節流,從零到萬

好了,說完了開源我就說說節流吧。我的節流方式就是能不花的錢,絕對不花。那時很多同齡人都很喜歡吃零食,買一些小玩意呀,但我卻是屬於佛系少年,無慾無求,啥也不想要,啥也不買,不追星,不追劇,不看青春小說,不玩遊戲,但也不沉迷學習,無法自拔。就這樣我省下了一筆又一筆的錢,當時我都把它們放在銀行了,也不常常看它們,過個半年一載的看下還有多少錢,就這麼扔著。

二、第一次系統地學習理財知識:吸取暴跌教訓,終於獲得收益

真正開始系統地學習是到了大學的時候,剛到大學的時候手頭上沒什麼錢,只有小時候的壓歲錢和後來陸陸續續地賺了的一些小錢,就沒有其他收入了。那時也剛剛接觸了支付寶,算是比較晚才接觸到了,我就把大部分的錢都從銀行轉移到了支付寶,因為那時餘額寶的年利率是非常高的,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貨幣基金,但那時也僅僅是瞭解了理財產品不在侷限於銀行了,不過那個時候也是我進入“從零到萬”的開始階段了。大學的我依然沒放棄開源節流,我開始投入商業的懷抱,投資校園的一些如水果,零售等資金投入較小的項目。回報雖說不多,但也可以滿足日常消費需求。期間我也不忘學習和商業相關的知識,閱讀了很多如經濟學,消費者心理,金融管理之類的書籍,畢竟開源的基礎也要有理論知識的支撐。再後來我在淘寶上看到基金這一理財產品,對!那時還沒有螞蟻財富,基金第一次出現在了淘寶,也僅僅天弘基金一家。那時也正是股票市場最火熱的時候,中國大媽都每天炒股的時候,我也是那時候進入了基金,看了每天上漲的指數就一頭扎進去了,當時我買了三隻基金,分別是天弘旗下的天弘雲端生活優選,天弘滬深300指數和天弘中證500指數,因為最早也只有這三隻可選,後來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很慘烈了,我虧了百分之五十左右,還好當時還沒有衝昏頭腦只投入三分之一的資金,虧了一部蘋果的錢。在有了這次教訓後,那段時間我忍痛割肉,全部清倉,在一年時間裡不再關注股票市場了。

一位90後研究生的理財故事:開源節流,從零到萬

再後來的那段時間裡,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店鋪上,我把前期賺的錢入股了一家店,把重心轉移到如何讓店鋪盈利上面了。一年後,也到了2017年,在店鋪平穩運行後,我又開始把眼睛盯向基金了,這時支付寶有了代售基金的渠道了,廣告鋪天蓋地的出現,不過有了上次的經驗,我沒有立馬買基,而是開始了進一步的學習,從瞭解基金股票入門知識到技術面的學習,市場信息的捕捉,像阿爾法貝塔策略,1024長期策略,4433選基法等,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臺灣定投教母蕭碧燕老師的基金定投策略,我用一句話簡單的闡述就是:選公司,挑經理,擇行業,慧定投,設止盈。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學習後,我開始嘗試買了幾隻雞試試手,同時也有了股票“入場資格”。有了這次系統地學習後,我再次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資金買入了一隻指數型基金,一隻股票型基金和一隻混合型基金。它們分別是景順長城滬深300增強、嘉實新消費和華安策略優選,這幾隻雞都是經過了仔細研究才入手,收益也不錯,在節前整體上有了百分三十的收益,這次的收益也使得我的資金進入了萬元的單位,即使不是很多但也是對我的學習給出了一份較為滿意的成績單,雖然在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開始有一個較大的回調,但我堅信這更是一個收集份額的好時間了,在此期間股市也收益不錯,直到春節前收完節前紅包後才落袋為安,暫時告別市場,等待下一波行情。一個從零到萬的階段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但它並沒有結束,一個新的階段也正在開始,我也還在不斷地繼續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理財知識體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理財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三、理財和人生,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我這短短的十年的理財時間裡,有過盈利,也有過虧損,有過激動的時刻,也有傷心的時候,我們沒必要怨天尤人,在鍵盤上敲下一段罵這罵那的時間還不如多好好學習一下,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心態,正確面對盈虧。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學習,需要的是自我提升,沒有人能夠教會你如何成長,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會知道,也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好,這不僅適用於在理財這條路上,在人生這條路上也更是如此。


一位90後研究生的理財故事:開源節流,從零到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