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破除「SCI 至上」後,中國的科研評價體系該走向何方?

破除「SCI 至上」後,中國的科研評價體系該走向何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學術頭條

SCI 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 排名……曾經困擾眾多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這些指標將被更加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替代。

2 月 17 日,本著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按照分類評價、注重實效的原則,科技部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

次日,針對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 SCI 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

破除「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印發文件呼籲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

SCI 至上始末

SCI 是美國語言學家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在 1960 年代與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共同創建的書目索引,旨在促進科學知識的共享。

它為科學家及其員工提供了一種方便的工具,可以跟蹤國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以及被他人引用的次數。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

該數據庫現在由 Clarivate Analytics 擁有,列出了 9,000 多種出版物,但是其中許多都是英文,並且以西方國家為基礎。自 1980 年代以來,中國的大學和各類科研機構就一直在使用 SCI 評估科學家的生產力,並且在過去的 20 年中,它一直是最重要的基準。

在國內科研院所工作,加薪、晉升和終身職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同時 SCI 論文的數量也對大學排名和從政府獲得的資金數量產生影響。

一定程度上,SCI 至上制度取得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現如今中國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超過任何國家,並且在學術方面與西方科學界的聯繫也變得更加牢固。

破除「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但是在 SCI 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壓力,有時也會使研究人員脫離真正的研究,一些為了發論文而偽造數據的案例被頻頻爆出。

2019 年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 18 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 PS 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

同時,前段時間剛剛被爆出的412 篇論文涉嫌造假,上百家醫院淪陷,全方位服務中國客戶的論文工廠浮出水面,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根據外媒 SCMP 的報道,正是 SCI 至上的原因,大量針對此次 COVID-19 疫情的重要數據不能及時曝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各界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反應有些遲緩。國內專家在國外刊物發表的論文中曾指出,在去年 12 月中旬即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假如這些文章都在國內及時發表,是否能早些引起廣泛關注,避免更多的悲劇。

聯合發文破除 SCI 至上

SCI 論文數量在評定過程中帶來的負面影響,早已引起廣泛關注。2018 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有聲音指出「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

與此同時,《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先後出臺,相關部門對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開展了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

為了進一步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 SCI 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這才有了前文提到的最新《意見》出臺。

意見明確要求高等學校破除論文「SCI 至上」,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 SCI 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等學校迴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教育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文件的出臺破除的是論文「SCI 至上」,不是否定 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論文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我們鼓勵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

此外《意見》還指出,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 SCI 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推動高等學校迴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教育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論文「SCI 至上」的負面影響。「近年來,SCI 論文及相關指標已經成為學術評價,以及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出現了

過度追求甚至以發表 SCI 論文、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科技創新出現了價值追求扭曲、學風浮誇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問題。」

同時教育部此次就是要以破除論文「SCI 至上」為突破口,小切口、大轉向,拿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破除「唯論文」的現象,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推動高校迴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引起熱議

破除論文 SCI 至上的意見出臺後,一部分人表達了對取消 SCI 至上的肯定。之前,SCI 逐漸和利益掛鉤,傑青評定、職稱評定和晉升往往都與 SCI 有直接的關係,因此給許多人一種好像只要把 SCI 論文寫好,就功成名就了的感覺。

對於學生而言,這有利於進一步解放思想。「計算 SCI 的數量,為外國期刊的學術做苦力,為年輕人樹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榜樣。如果繼續 SCI 至上,代代相傳的創新主幹和思想來源將被徹底打破。

對於教師而言,教書育人本應是一項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但是在 SCI 至上的壓力下,很多在校教授有著光鮮亮麗的學術發表成果,但在課堂上卻以靠念幻燈片為生。

破除 SCI 至上的壓力,有利於緩解現有的狀況,促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

同時 SCI 至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學術界和業界嚴重脫鉤。一味追求學術成果導致很多因素太過理想化,而不能在產業中加以實踐應用,一些學者甚至不瞭解產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破除 SCI 至上會使學術與產業相互融合,使學術貼近產業價值,共同促進產業的發展。

但是也有很多人許多人對破除 SCI 至上表示出了不同的意見。

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一位教授在論壇上發帖表示,SCI 並不完美,但它是「最公平」的評估方法。

學術評估是有成本的。作為一種低成本的評估方法,SCI 應該佔有一席之地。許多其他評估,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難以確保它們是公平的。唯 SCI 論不可取,但是,在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實施之前,就取消了 SCI 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不少人表示很有可能是利大於弊。

此外也有不少人表示此番高校改革,原本可以按照 SCI 分數讓人有個相對公平的標準進行競爭,現在把 SCI 論文這個硬性指標去除,按照所謂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來評判,其中的貓膩和暗箱操作也許會更加氾濫。

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回國之前,也曾與多位華人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發表過對中國科研環境的批評,建議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經費,行政應當和學術分開,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理順制度層面,明確職責分工,做到公平公正。如今,教育部放棄當務之急不做,非要開「SCI 論文」的刀,其實也並非不可,只是「一刀切」的做法有待商榷。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SCI 至上固然會導致高校學術壓力加劇從而引起一系列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等風氣的盛行。但是,SCI 作為頂級期刊自有其獨到之處,確實也代表了一種水平。在沒有更好的替代標準之前,SCI 至上確實也存在一定的科學評價依據,是一種相對公平的評價標準。

因此,此番《意見》中教育部要求高校不要把 SCI 作為唯一的評聘依據,而是作為評聘依據中的一項,再結合其他依據,形成一個合理、高效、公正的評聘體制,為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促進作用。

只是目前究竟採用其他何種依據來取代 SCI 至上,仍然處於一種空缺的狀態。

新評價依據如何建立?

科技評價是針對科研活動或科研成果所開展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的綜合評價標準。一套公正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於科研系統來講至關重要。

科技評價需要根據各學科的發展規律、發展目標和發展現狀,以制定與之相符的評價標準,實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突出科研成果的價值、影響、創新質量和貢獻。

在教育部發文取消 SCI 至上之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填報規則也已經發生改變:2020 年度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填報界面取消了論文收錄與被引用情況統計表。

在取消了 SCI 至上之後,如何評定也是即將面臨的問題。

2019 年,清華大學 AMiner 團隊曾建立起一套全球華人專家庫(GCT,Global Chinese Talents),彙集全球1億3千萬科研學者,2億論文數據,利用Aminer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引擎精確繪製立體知識圖譜並進行行業預測,真正做到洞察科技,感知未來。

作為世界上最智能的科技情報引擎,GCT對各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全息畫像,包括學者學術合作、社會交往關係,描摹學術遷徙路徑,深度挖掘潛藏在數據背後的學者信息。目前已彙集了包括青年長江學者庫、傑青人才庫、ICML 學霸庫等近百個華人高端人才庫。

在蒐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GCT 能夠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類判別這類人員之間存在的共同點,為即將進行的決策提供更進一步服務。

破除「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通過對專家進行畫像分析,統計專家的研究興趣變化、論文數、引用數等學術評價指標等來對專家庫中的人物進行科學的評價(以鍾南山院士為例)。

破除「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在 GCT 數據庫中,也具備完善的傑出青年智庫,目前已收錄 695 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的相關數據。

通過 AMiner 智能引擎自動收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及其相關信息(基本信息、研究興趣等),自動集成了學者的論文和專著等信息。這些信息也可以成為一種重要的參考依據。

破除「SCI 至上」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该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