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鑄造鋁合金應用現狀及未來前景分析

鑄造鋁合金(cast aluminium alloy)指可用金屬鑄造成形工藝直接獲得零件的

鋁合金鋁合金鑄件該類合金的合金元素含量一般多於相應的變形鋁合金的含量。

鑄造鋁合金應用現狀及未來前景分析

鑄造鋁合金(cast aluminium alloy)指可用金屬鑄造成形工藝直接獲得零件的鋁合金,鋁合金鑄件該類合金的合金元素含量一般多於相應的變形鋁合金的含量。

鑄造鋁合金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可以製成形狀複雜的零件;不需要龐大的附加設備;具有節約金屬、降低成本、減少工時等優點,在航空工業和民用工業得到廣泛應用。用於製造梁、燃汽輪葉片、泵體、掛架、輪轂、進氣唇口和發動機的機匣等。還用於製造汽車的氣缸蓋、變速箱和活塞,儀器儀表的殼體和增壓器泵體等零件。

中國作為世界上有色金屬鑄件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之一,有色金屬鑄造已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新興產業,其中鋁合金部品行業更是有色金屬鑄造行業的支柱。與此同時,我國作為氧化鋁電解鋁產量的世界第 一生產大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巨大的消費市場,為我國鋁合金部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009年以來我國鋁合金部品產量佔

球產量的比重均在30%以上,2017年達到了40%,我國已成為國際鋁合金鑄造產業的中心。

我國壓鑄件製造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多數企業產能規模均較小,整個行業內具有規模優勢的企業相對較少,只有少數企業具備新產品研發、新材料使用、模具設計與製造、精密壓鑄件製造、數控精加工等多個生產環節的整體制造能力,因此,行業整體難以獲得生產和研發上的產業鏈協同效應,不利於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從國際鋁型材行業的競爭情況來看,中國、美國和日本三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從產量分佈來看,全球鋁型材約60%的產量集中於中、美、日三國。與美、日等國產量基本保持穩定不同,中國的產量增長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多年來佔世界總產量的比重超過1/3。

目前,以美、日、德等鋁加工發達國家為代表,鋁加工業在20世紀末已基本完成了優勝劣汰、兼併重組的整合進程,建立了跨國集團公司,並進行全球化生產和經營。其中,*典型的是

美鋁公司,幾乎囊括了全部鋁加工材品種,在全世界各主要地區都設有分支機構,年鋁加工材能力近200萬噸;而以日本、德國鋁加工企業為代表,引導世界鋁加工向著高精尖方向發展,在飲料罐板和高檔PS版基材等研發和生產上處於世界 領先水平。

交通用鋁目前是鋁第二大需求領域,除2009年外,交通用鋁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是鋁下游各行業中增長*快領域之一。

汽車用鋁可分為4部分,乘用車、商用車、出口汽車零件和其他,其中乘用車佔到60%,是影響汽車用鋁的主要因素。軌道交通包括高鐵和地鐵兩大類,城市軌道交通中,每公里需6至12輛車體,每輛鋁合金車輛的車體重約6-7噸,內飾用鋁合金材料約750kg/輛。

從地鐵來看,十三五期間,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未來五年新增高鐵里程將達1.1萬公里,即十三五期間仍將保持10%的複合增長率。從地鐵來看,當前運行的軌道交通已經達3300多公里,十三五期間有望達6000公里,即十三五期間將保持12.7%左右的複合增長,目前80%以上的城軌車輛採用了鋁合金車體。除高鐵、地鐵外,C80運煤車、艦船、集裝箱等行業對鋁的需求將保持穩定,綜上,未來交通運輸行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在電力行業,鋁主要用於電線電纜、變壓器線圈、感應電動機轉子、母線排等。在電子行業,鋁主要用於3C產品外殼及內部支架和電子電器等。2008年以來,電力電子行業鋁消費量由194萬噸增至2017年的680萬噸,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5%。隨著中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增速的回升和消費電子行業金屬外殼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電力電子行業對鋁的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除建築、交通和電子電力3大下游需求外,機械設備、耐用品、包裝和其他4個行業合計佔鋁需求的25%。機械設備用鋁材廣泛應用於紡織機械、醫療器械、儀器儀表和模具,鋁在耐用消費品行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等,其他包括炊具、傢俱、照明燈具、以及玩具等。包裝行業的應用主要是食品飲料(用鋁量佔包裝用鋁的75%以上)、捲菸、藥品包裝等。

此外,其他行業用鋁材包括印刷、鍊鋼、箱包五金及其他工業品等。預計這4個行業需求將保持7%左右的複合增長。

2015年中國鋁合金產量為629.4萬噸,2017年中國鋁合金產量為792.2萬噸,較2016年同期對比增長10.7%。

從2018年上半年情況看,儘管當前對原鋁消費預期總體向好,但內需增長動能的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同時,鋁材出口面臨較大壓力。隨著金融行業監管日趨嚴厲,銀行信貸規模不斷收縮,未來中小型鋁企業及貿易商的資金流動性將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全年中國市場原鋁消費量為3760萬噸,增速6.0%,比2017年下降2個百分點,市場總體過剩。

總體看,2018年上半年高庫存、需求不及預期以及成本下行等因素疊加,鋁價面臨較大下跌風險;隨著市場供需向緊平衡格局趨近,下半年鋁價有望逐步回暖。

目前我國重點鑄造鋁合金企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一是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認知度不夠。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總體產能有所過剩。

針對面臨的困境,鑄造鋁合金企業應當積極應對,縮短對應市場變化的反應週期:提升質量和縮短交貨期,降低以成本並獲取更多的訂單。如何集中公司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研發中去,是個大課題;優化技術攻關、科研、新品開發管理,解決存在於現在管理和創新開發流程中的問題。

高強度、高韌度的可熱處理強化鋁合金中厚板材在我國不論是對材料的特性機理等研製開發,還是對熱塑性加工工藝的應用均處於起步階段,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因而,導致目前我國應用於航空航天、艦船製造業、高精度模具材料、高端電子等工業所需的中厚板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解決。未來五年,國內鋁合金板用量按行業來看,預計高鐵100萬噸,航天100萬噸,軍工200萬噸,汽車300萬噸,城市建設80萬噸。

市場前景如此光明,需求如此之大,而國內高強度鋁合金板材生產商家如鳳毛麟角,再加上政策扶持,這一切都暗示著,當下正是投資此行業的*佳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