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九張珍藏老相片,真實反映1988年福建土樓生活,遠離城市沒有商業


適中鎮古稱上坪,明嘉靖年間在此置驛站,因地近龍巖城與漳州城之中點,故名之為適中驛,適中地名由此而來。適中鎮現存佔地面積最大的土樓為善成樓,位於中溪村,建於清乾隆年間。

中溪村位於適中鎮集鎮中心地段,距離鎮政府300米。轄區範圍東傍上方山麓,西鄰營坑村,南至保豐村交界,北與中心村毗鄰。地處閩西南交界地帶,是閩西通往閩南金三角的窗口。適中溪從中貫穿全村,故以中溪村為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住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

福建土樓是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土樓的建築方式是出於族群安全而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了這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

土樓結構有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內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軸線縱深排列的三堂制,在這樣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放在最前邊;中堂居於中心,是家族聚會、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居於最裡邊,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17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該地區條絲煙、茶葉等加工業蓬勃興起,銷往全國及東南亞各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認識的提高,居民對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為離城市最近的土樓群,這裡的土樓沒有一絲商業氣息,給人的是一種寧靜和悠遠。已故著名學者陳從周教授就曾賦詩:“彷彿仙山人夢初,自憐老眼未模糊;流風已隨宋元逝,如此樓臺豈易圖?”

適中全境群山環抱,峰巒起伏,南北走向36公里。上方山南北橫臥如屋脊,縱貫全鎮。中部形成長條型的3個小盆地,盆地地勢較平坦,平均海拔650米。適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夏長冬短,春夏溼潤多雨,氣候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