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李湛:新《證券法》將為股票中長期資金入市保駕護航,擴大債市規模

出品 |

搜狐智庫

李湛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3月1日,新修訂的證券法正式施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目前證券監管系統正在落實新《證券法》施行的各項準備工作。作為資本市場的“基本法”和“根本法”,這份歷時四年多,歷經四次審議才最終實現“升級”的新《證券法》,對資本市場將會帶來哪些重要影響?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表示,本次證券法修訂,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市場基礎制度,體現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為證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李湛指出,此次證券法修訂,對證券市場的發行、交易、監管、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行政執法等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作出了系統性完善,主要以下有3個要點:

第一,推行註冊制是本次修改的重點和亮點。

新《證券法》規定,要以全面推行註冊製為證券發行的基本定位,不再規定核准制,並大幅簡化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註冊制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要求更高,註冊制下證監會僅負責審查資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義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由發行人與承銷商自行負責,投資價值和決策由投資者自行判斷,實現真正由市場決定價值。

相比較於核准制,註冊制是一種更市場化的發行承銷機制。此次修訂特別將發行股票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更改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向下拓寬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包容性,新三板、創業板等貼閤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的市場板塊有望率先開啟存量改革,資本市場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有望增強。

此外,註冊制的實施也將持續激活資本市場功能,有利於市場信息透明化,市場更加成熟,為股票中長期資金入市保駕護航。在債市影響上,債市規模擴大,產品線更趨豐富,包括外資債券規模也將提升。

第二,新《證券法》協調平衡入市與退市機制,取消暫停上市環節,觸發條件的直接退市,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撐退市機制。

交易制度的改革將有利於發揮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並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新《證券法》,優化了有關上市條件和退市情形的規定;完善了有關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的法律禁止性規定;完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制度。

第三、新《證券法》提高違法違規處罰力度,體現了監管層對重大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懲罰的理念,將促進券商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對於欺詐發行行為,從原來最高可處募集資金百分之五的罰款,提高至募集資金的一倍;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從原來最高可處以六十萬元罰款,提高至一千萬元;對於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從事虛假陳述行為,或者隱瞞相關事項導致虛假陳述的,規定最高可處以一千萬元罰款等。同時,新《證券法》對證券違法民事賠償責任也做了完善。

那麼,新《證券法》的實施將給上市公司、中介機構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李湛表示,新《證券法》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強調發行人報送的證券發行申請文件,應當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對於法人治理的規範也更嚴,要求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必須約束好自己的行為。

“對中介機構來說,新《證券法》也將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其切實起到市場“看門人”作用。新《證券法》全面推行註冊制,在放松管制的同時,輔之以嚴格的法律責任,中介機構的專業性顯得更加重要。”

李湛還指出,新《證券法》也加大了對證券業務活動的監管,一方面明確要求證券公司不得允許他人以證券公司的名義直接參與證券的集中交易;另一方面壓實了承銷商的核查責任。

對投資者來說,李湛表示,新《證券法》在重申風險自擔原則以促進理性投資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證券賬戶實名制;完善了有關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交易的法律禁止性規定,為證券交易活動進一步劃定法律紅線,也為投資者維權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措施,投資者要充分運用好法律賦予的手段,依法維權。

此次新《證券法》的實施可能會對股市有哪些影響?李湛認為,新《證券法》事關資本市場長期發展,意義重大。從歷史上看,除了幾次小細節的修正外,證券法的制定和修訂都對市場形成了重大影響、為市場長期帶來制度紅利。

他提到,1998年證券法首次制定並次年正式施行,改變了“股市試不好就關掉”的預期,對存量股民和增量股民都利好;2005年證券法的修訂主要在股改,股改對市場幾經波折但最終由於合適的股改對價方案對存量股民帶來利好。

李湛認為,隨著註冊制的進一步推進,客觀而言會增加市場的供給,對存量市場存在一定的衝擊、對增量資金而言,則接收一個信息披露更完善的市場化的資本市場,某種意義上為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提供了便捷。

“註冊制引入等修訂屬於短期增加供給、長期提振資本市場成熟度;伴隨著上市公司家數的增加,要麼是傳統行業業績估值合理的細分龍頭、要麼是符合國家戰略的科技創新,否則不少個股估值都會中庸化且殼價值貶值化。”李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