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寫實刻畫小人物的都市夢,《安家》不動聲色漸入“家”境

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的《安家》在網上引起了大規模討論,上次引發如此大規模討論的電視劇,似乎還是去年的《都挺好》,但與後者不同的是,作為一部以職場故事為主題的都市劇,《安家》獲得的評價呈兩極化,在一些網友打分的平臺上,《安家》得分剛及格。

写实刻画小人物的都市梦,《安家》不动声色渐入“家”境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多吐槽《安家》劇情和職場情節設置懸浮的是普通觀眾,而在網上以房產中介身份留言的觀眾,對劇中的職場戲還是大致認可的。對於質疑聲,編劇六六回應說,劇中所有劇情都是以她採訪到的真實案例為基礎寫作出來的,有觀眾認為劇中有些賣房劇情難以想象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其實是因為大多數人一生中只有一兩次買房賣房的經歷。

隨著劇情的徐徐展開,觀眾看到的《安家》沒有像大多數都市劇一樣,將鏡頭聚焦在大都市“高大上”的鮮衣怒馬,而是將筆墨留給了兢兢業業不息拼搏的“小人物”,細節交織呈現的喜怒哀樂,已足夠牽動人心。

写实刻画小人物的都市梦,《安家》不动声色渐入“家”境

孫儷飾演房似錦

隨著《安家》中店長之一的“徐姑姑”開始接待老洋房客戶,劇情至此可以說是漸入佳境。大多數職業劇的故事脈絡大都會從初級簡單的行業內容,一步步進階到複雜高端的職業範疇,中間再伴隨著人物的經歷與成長。

写实刻画小人物的都市梦,《安家》不动声色渐入“家”境

羅晉飾演徐文昌

《安家》所秉承的也是這個路線,房似錦雖是“空降”店長,但無論經歷還是閱歷,與徐姑姑相比都算是“菜鳥”級別。因此,在門店的工作中,房似錦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業務能力,力圖最終可以摸到行業的天花板——即賣出一套“全上海買家僅200多人,但開張可以吃3年”的老洋房。

不少網友吐槽說,這部劇中很多內容太過浮誇:比如作為店長的徐姑姑無慾無求,放著中介費卻不賺。但也會有從事房產中介的網友回應,在行業內確實有這樣的從業人員,房似錦和徐姑姑是兩種風格比較極端的從業人員代表,由於成交價格和市場需求的多元多樣,這個行業本身就帶有外人難以理解的“魔幻色彩”。

就人物設置而言,房似錦與徐姑姑兩個主角的設置來自於業內多個店長經歷的總和,兩個處事風格迥異的人,放在一起自然會產生不一般的火花。用劇中人物的自我評價,房似錦是外方內圓,徐姑姑是外圓內方,一個是為了在大城市立足,可以不惜代價和手段,一個是為了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總在極力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劇中兩位店長亦敵亦友的關係讓不少觀眾欲罷不能,社交媒體上,有人甚至開始做出“是否希望兩人產生感情火花”的調查。

評價一部職場劇好壞的時候,大部分人給出的簡單標準是:像不像。從《安家》來看,不論是房似錦和徐姑姑,還是王子健、985、樓山關和謝亭豐等,他們身上,都有我們見過的職業中介的氣息:小到一瓶給客戶準備的高規格礦泉水,大到永遠對客戶的召喚隨叫隨到有求必應,這些都反映出房產中介以賣房提成為根本的行業最大需求。門店裡、生活中,他們每天的對話主要內容也圍繞著客戶、房子、中間遇到的問題和從業的種種心得展開,讓觀眾不自覺地與他們一起經歷著賣房子的故事。

劇中幾位賣房子的配角人物各有各的精彩和夢想,在上海打拼的“985”和樓山關,一邊賣著別人的房子,一邊在圓著自己的買房夢,在這中間,他們要學習化解和體諒客戶的各種刁難和要求:電話打多了要被投訴騷擾,打少了被說不負責任;房主在地球的另一端,就要適應對方時差半夜工作;客戶說看房,隨時隨地待命出發。諸如此類,《安家》中通過一個個我們已經常見的細節的編織,灑滿了從業人員的喜怒哀樂,這部劇裡的人物,是生活在合租房、地下室,在街邊吃早餐,在便利店消費還要精打細算的普通人,他們所作所為的動力,就是實現在大都市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的夢想,在幫助別人安家的同時,他們自己對安家同樣充滿了渴望。不動聲色地寫實記錄這些人為了夢想的點滴付出,正是這部劇的動人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