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挡不住中国开放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谈及“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时指出,这“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充分表明了中国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力促世界经济稳定的意志和担当。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同样有目共睹。中国在开放的路上尽管会遭遇风雨,但脚步从未停止。

疫情之下,中国开放速度不减。

虽然为有效防控疫情,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春节假期延长,但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外贸外资企业及时复工复产,稳定中国开放大局。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减缓中国开放的速度。

目前,中国已在财税、海关、信保、信贷等领域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商务部在2月18日出台了20条措施,旨在“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

商务部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支持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在外资方面,商务部更是接连发文,持续指导各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造成的影响。各地纷纷利用互联网手段将对外资企业的服务转移到“云端”,一批外资项目的签约落地也通过网络实现。目前,多地外资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上海对840家重点外资企业进行的监测显示,截至2月25日,复工率超过99%。

疫情之下,中国开放力度不小。

中国开放并没有被疫情所阻挡,开放力度更有加大之势。就在2月24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将继续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提升电信、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利用外资水平,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将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中国与国际惯例接轨,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制度性成果,也是国际社会测试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风向标。最近7年来,中国政府5次修订负面清单,适用范围也从自贸试验区拓展到全国,清单长度更是由190项大幅缩减为全国清单40项、自贸试验区清单37项。负面清单修订幅度大、频次高,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诚意。

2月27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下一步将加强协调联动,加快工作节奏,尽快按程序公布实施两个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领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疫情之下,中国开放热度不降。

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防止疫情在全球蔓延,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面对日韩国内出现的疫情加重态势,中国不仅表达了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的愿望,还通过提供病毒检测试剂等方式予以支援。

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不仅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评价是: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中国正努力确保对外开放举措的稳健实施。目前,多条中欧班列已恢复正常通行班次,连接中国的国际空中航线和海上航线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在华外籍人士的健康安全也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

中国政府还在多个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呼吁,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中国开放的信心不会动摇,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