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孩子說“爸媽,我要當家!”這樣做,能培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

01

晚飯後,帶女兒去小區裡轉了轉,經過超市門口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幕:

八九歲的小男孩,嘟著小嘴,嚷嚷道:“媽媽,為什麼你每次給我買鉛筆的時候,總是買最便宜的?為什麼買筆記本也總是買價格最低的?給零花錢也是,你知不知道我都是班裡的'窮光蛋'了,就我一個人零花錢最少,你可不是一般的摳門兒!哼。”

媽媽略顯尷尬的說:“價格低怎麼了?只要能正常使用不就完了。這叫持家,你懂不懂,哎,跟你說了你也不懂。走走走,回家了。”

“我不管,你自己回家跟爸爸說一聲,你們當家我不服!我要當家,我要管錢,我要做家裡的財神爺,讓你們也感受一下我這個'窮人'的悲哀,一點都不體察民情。”小男孩拽著媽媽的衣角邊走邊說。看著母子倆遠去的身影,商店的售貨員無奈的點點頭:“哎,家哪是那麼好當的呀!”

孩子說“爸媽,我要當家!”這樣做,能培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之後,發現父母在金錢上對自己有所管控,導致自己想買的東西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們都有“我要當家”的衝動。大部分的家長只是笑呵呵的把孩子的這個想法當做玩笑話,殊不知,利用好孩子“我要當家”的心理,來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認知以及駕馭金錢的能力是非常不錯的!

02

我國的父母,普遍重視孩子情商和智商的開發,卻只有寥寥無幾的父母有培養孩子金錢駕馭能力的意識。

還記得我上大學那會兒,班裡好幾個男生成日裡曠課,拿著一年的學費和一學期的生活費,開始三五成群的鬥地主、打麻將。一個星期之後,輸得精光,又不敢對父母講,這個同學那裡趁一頓吃的,那個同學那裡趁一頓吃的,拖到交學費的最後期限,仍然交不起,只好通過信用卡套現來彌補空缺。最後欠信用卡的錢還不上,追債的電話打到家裡,父母才知道事情真相,只好咬咬牙替孩子把錢交了。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金錢駕馭能力的案例!

有個同事最近特煩惱,她女兒上初一後就開始住校了,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所以每週日在孩子返校的時候就把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和零花錢都給孩子了。可近一年來,女兒總是週一週二就大吃大喝,週三開始過得緊巴巴,週四週五甚至連吃泡麵的錢都沒了。幾次三番的說教之後,同事實在沒辦法,只好用手機紅包把零花錢按天給,把生活費按頓給。

孩子說“爸媽,我要當家!”這樣做,能培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

03

只要兜裡有錢,就開始大吃大喝,開始大把大把的消費,這不僅僅是很多孩子的常態,也是很多成年人的常態。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良好認知,以及駕馭金錢的能力呢?抓住孩子“想當家”的好奇心,因為這個機會很難得!

(1)錢來自哪裡?

有些孩子對金錢的認知是茫然的,他只知道父母兜裡有錢,但不知道父母兜裡的錢是從何而來。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在潛移默化裡告訴孩子,想要賺取更多的金錢,我們必須通過正當的途徑去勞動來賺取,如果走違法犯罪的小道去謀取暴力,終究有一天會引來牢獄之災。

像有些擺地攤的家長,週末會帶孩子一起去擺攤,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領悟金錢的來之不易。總而言之,要讓孩子通過勞動感知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通過努力才能賺取的,這期間我們會付出辛勤的汗水,也會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我們應該真心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能總想著有一元就要花兩元。

(2)鼓勵孩子做出取捨,教會孩子把錢用到點子上

平日裡帶女兒逛超市,我會給她十元錢,讓她自己選擇一樣或者兩樣自己想買的東西,但前提是媽媽不會再貼補錢了。畢竟是孩子,每一次她都拿一下這個零食,又拿一下那個玩具,似乎每樣東西都想買回家。但只要我提醒她手裡的錢不夠時,她都會捨棄自己並不是特別需要的東西。

孩子說“爸媽,我要當家!”這樣做,能培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

從小教會孩子區分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非必需品,這樣的觀念傳輸對孩子今後駕馭金錢的能力可以說是非常有幫助。我們不能只是嘴上給孩子強調,什麼東西不能買,什麼東西可以買。最好的辦法是實踐,帶孩子去花錢,讓孩子學會把錢花到真正有用的東西上,讓孩子真真切切的區分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真的是迫在眉睫。

(3)讓孩子懂得“最貴的,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像學習用具、衣物之類的必需品,很多孩子都簡單的認為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作為父母,哪怕我們有條件給孩子更好的,但為了孩子金錢觀的正確培養,我們還是必須教會孩子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以及如何做性價比比較等等。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購買中性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普通筆桿的可能價格是在一塊到兩塊之間,而筆桿上帶有創意圖案的,價格幾乎都在五塊到十塊之間。平日裡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買價格實惠又不影響正常使用的筆,當孩子生日或者其他具有某種重要意義的日子,我們可以准許孩子買價格稍微高一點的看上去比較美觀的筆。這不是摳,是讓孩子明白一味的買昂貴的東西真的很浪費。

孩子說“爸媽,我要當家!”這樣做,能培養孩子駕馭金錢的能力!

(4)鼓勵孩子儲存或投資

每年春節,大部分的小孩都是心中有苦的,因為壓歲錢被父母以各種理由“騙走了”。與其讓孩子對你心懷不滿,還不如好好利用壓歲錢來培養孩子儲蓄的能力。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父母可以不收你的錢,但我們要帶著你去銀行給你辦一張屬於自己的銀行卡,把錢存進去之後,可以由父母代替孩子保管,如果不放心,我們可以定期查一查卡里的餘額。如果孩子想動用這裡面的錢,必須讓父母幫忙衡量一下。

平日裡孩子沒用完的零花錢,家長也可以給孩子選購一個自己喜歡的存錢罐,把零碎的錢放進去,達到一定金額的時候再存入銀行卡里。比如學校組織募捐,需要孩子們表示愛心的時候,都可以利用孩子自己存儲的錢……

培養孩子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真的是迫在眉睫,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運用好身邊的各種小事兒,讓孩子漸漸的養成合理支配金錢的能力。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曦曦媽說教育”,讓我們一同探討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