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下墜最多是失事傘兵)

今日早晨6點,臺軍年度大戲“漢光34好”軍演正火熱籌備當中,不料卻突然發生意外。據報道,在實戰預演中,26歲秦姓特戰傘兵在空降時發生事故,從366米高空急墜地面。目前已被送往梧棲童綜合醫院接受開胸手術搶救,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奄奄一息的受傷士兵)

臺“事後諸葛亮”般的分析稱,此次事故的原因在於該傘兵的主,副傘在操作時未完全打開,之後主傘和副傘又相互纏繞,最終導致事故發生。這麼看來的話,這次空降事故的鍋大概是要丟給傘務保養分隊了。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李團長的黑鍋,這次又該輪到誰來背呢?)

師承美國軍制的臺部隊,在軍隊的方方面面都向美看齊。而此次事故的主角臺“特戰傘兵部隊”自然也不例外。其部隊降落傘的保管保養工作,均由專門對應的後勤部隊負責。傘兵拿到降落傘後只需負責檢查傘包是否完好即可,分工明確,效率高。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大鍋飯”般的作業,無法保證每一個傘包都能成功開傘。

而在這一方面,解放軍傘兵則是戰士自己疊傘,並且經常訓練。一般兩人一組,分主手和副手,前者負責疊傘,後者進行幫助。要依次將引導傘、穩定傘、傘衣套、主副傘衣、傘繩、揹帶系統、傘包、脫離裝置、開傘部件和提傘袋等部分梳理疊裝。由於事關生死,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嚴格按照技術準則完成。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疊傘訓練中的我軍空降兵)

在全連完成疊傘作業後,還要進行3%的抽查,讓戰士背好傘包向前跑,依靠人力模仿機上傘兵滑鉤拉開主副傘,以確保傘包的完好,這還不算完,戰士還要在自己傘包上簽字,加上鉛封后放入保管室中,以備的二天跳傘的再度檢查。解放軍的這套做法,雖然是麻煩了點,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傘包故障率。為了生命安全,多辛苦一點也是無所謂的嘛!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俄軍傘兵空降)

但傘包疊得好,也並不意味著就萬無一失。空降兵在跳出機艙後的著陸操作是否安全規範,也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2016年11月24日俄羅斯南部軍區在庫班河地區的空降訓練中,就有三名空降兵因為沒有選好空降地點,落於庫班河水面上,再加之沒有及時解開降落傘,而導致了不必要的犧牲,令人嘆惋。

臺空降兵300米高空墜落,解放軍傘兵的這一習慣可避免類似事情

(搶救中的臺“傘兵”傷員)

話說回來,有趣的是,此次出事的臺“特戰部隊”本來假想敵“藍軍”的飾演方,而“藍軍”是誰,大家也心知肚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