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這幾天最燃的電影,絕對是「復聯3」無疑了。

現在打開網頁,大部分新聞都是關於「復聯3」的,我們對於這類"爽片"總是毫無抵抗力,包括昨天剛剛推過的涵蓋多種禁忌元素的「梅爾羅斯」。

但是今天,我想慢下來,安靜的和你們聊一檔悄悄播出的節目。

就在我們抱怨為什麼製作不出高水準、有內涵的節目的時候,央視坐不住了,一連做出了好幾檔以中國文化為基石的綜藝節目。

這其中,就有今天的主角「朗讀者」。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如果讓阿布來評價朗讀者,它能夠讓你慢下來,每一位朗讀者的故事,朗讀的內容都能讓你安靜的聆聽。

在這種快節奏的社會中。

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應該慢下來——

朗讀者 第二季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去年「朗讀者」第一季完結的時候,阿布很擔心它會就此停止。

幸好,它來了。

就如同它的內容一樣安靜、低調的來了。

5月5日首播至今,「朗讀者」剛剛播出兩集,目前豆瓣評分9.3 。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先要介紹一下,「朗讀者」作為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

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就像董卿說的:「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以人之口朗讀經典文字,讓觀眾感受真實的人物情感,感受大千世界。

第二季第一集的主題,名為初心。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每個人的初心應該都是我們最初的理想,那份願景。

阿布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老師要求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

那時候年幼的我們天真的寫上了科學家、醫生、老師等等職業,但是多年之後,真正能夠完成自己目標的人,究竟有多少呢?

而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就是完成目標的那一小部分人。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他也是第二季中第一位朗讀者。

薛其坤校長說,我有一個理想,爭取攻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這種學術難題。

而他的朗讀內容是《禮記·大學》節選,他要把這段文字獻給清華物理的奠基人,第一任的系主任:葉企孫先生。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一個人若想要做到思想端正,則必須要使自己先擁有誠意。

而誠意則是保持初心的有力武器,薛其坤校長回憶起自己去日本求學的那段時間說:

"追求科學可以讓你忘掉時間,忘掉煩惱"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平時薛其坤校長總要隔十多分鐘就要吸菸,但是當他沉浸在實驗中的時候,有時候發現自己三個小時沒有吸菸了。

同樣的,我們如果熱愛自己工作的話,很可能也會忘掉時間,忘掉煩惱。

保持初心,就是前進的無限動力。

「朗讀者」的初心,也很樸素,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撫慰人心。

姚明的父親就是七十年代的運動員,他從小就在體育大院裡長大,姚明自己包括身邊的玩伴都是"體二代"。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姚明的初心,就在那裡生根了。

在球場上奔跑時耳邊風吹過的那種呼呼聲,球鞋和地板摩擦時那種尖銳的聲音,籃球刷網而過的那種聲音,包括打在籃筐上彈框而出的聲音。

對於姚明來說是如此的美妙。

已經退役的姚明依然沒有離開心愛的籃球,他是上海大鯊魚球隊的老闆。

作為一位中國體育界享有名望的體育明星,姚明這次節選了海明威的《真實的高貴》中的一段文字來激勵體育界的後輩。

海明威的文字風格,簡單明瞭,剛勁有力。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中有這樣一句話:

"在人生或者職業的各種事物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頭腦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資不如由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制、耐心和規律。"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宗慶後的生活非常簡單,他被稱為"布鞋老總",就在參加「朗讀者」那天,宗慶後仍然穿的是布鞋。

作為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老闆,宗慶後的生活樸素的讓人驚訝,他一年都花不了幾萬塊錢,出差都是自己一個人,從沒有助理。

用宗慶後的話說,年輕的時候窮怕了。

所以現在不會亂花錢,也不想亂花錢。

還記得前幾年的勵志帖麼?

"42歲的宗慶後發現,做兒童營養液有巨大的市場,但親戚朋友都勸他不能幹,賣那東西能發財就是痴人說夢,宗慶後老淚縱橫道,你能理解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面對他這一生中最後一次機遇的心情麼?過了沒多久,他給自己的營養液取名為娃哈哈。"

很多人把宗慶後的成功理解為堅持,而他堅持的是什麼?

他在農場幹了15年的活,種水稻、殺豬······

而做一番事業的想法一直盤繞在他的腦海裡,之後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他一切的動力,都是源於他的初心。

作家賈平凹。

幾十年來堅持手寫,當然我們都知道鍵盤打字的速度是手寫的好幾倍,但是賈平凹先生認為,初稿是很莊嚴的事情,所以他一直堅持手寫。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創作的"初心"一直藏在賈平凹的體內,他的新書「山本」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內容主要是寫山的根本,山的本來面目,山的最初的樣子。

而賈平凹的書,永遠離不開一個地方——

秦嶺

因為那是他的家鄉,他的思想源泉。

他心中的文學革命根據地,就是他的老家。

而寫作,在賈平凹很小的時候就在他的心裡紮根了。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小時候書籍資源特別匱乏,三年級的時候到縣城的姨家串門,第一次看到《紅樓夢》,這部書一下就吸引住了賈平凹,臨走的時候他偷偷的拿走了兩本(共四本)。

董卿問道:您為什麼不都拿走?

這時賈平凹先生一臉嚴肅的告訴她:

"那本書特別厚,你揣在懷裡,容易暴露!"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說完自己還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

貧困的條件並沒有影響他對於寫作的熱情,賈平凹至今都記得自己第一次文章發表時候的興奮,走在路上彷彿覺得所有人都在對著自己笑。

對於他來說,每一次寫作都是一次與神交匯的過程,每一次都需要全神貫注、聚精會神。

「朗讀者」中賈平凹說過一句話,阿布覺得特別精闢。

他對於聚精會神的理解就是:聚精才能見到神。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人生也是一樣,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樣的,就像賈平凹先生在《秦腔》中寫下的那段話:

"太陽有升有落,人有生的當然有死的,剩下來的也就是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日子像水一樣不緊不慢的流著。"

「朗讀者」第一集中不同領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後輩鋪路,為後輩引路。

如果讓阿布用一個詞來評價「朗讀者」第一集的觀感,我想到的是平靜。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我的內心無比的平靜。

節目中每個人的初心都不相同,每個人讀的文字都不相同,但是我們仔細回味每一個人的人生卻發現,他們所做的都是在保持初心。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薛其坤校長想要攻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這種學術難題併為之付出努力。

姚明生在在體育家庭,籃球是他一生的夢想。

宗慶後多年的勞累生活依然沒有磨滅他心中的夢想,所以他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老闆。

賈平凹從小熱愛讀書寫字,作家給了他最好的歸屬感······

他們的初心與你無關,但是你的初心是什麼?

每個永遠堅守初心的人,無論年齡多大,都保持著一份孩童般的天真與可愛。

薛其坤在聊到自己年輕時的求學經歷,開心的像個小孩子一樣向董卿炫耀導師請自己吃飯,喝酒。

宗慶後在聊到年輕時的戀愛問題時。

董卿問他:"那時候你有喜歡的人嗎?"

宗慶後回答她:"那時候我還是比較帥的,喜歡我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說完之後輕輕的啜了一口茶,深藏功與名。

9.3的《朗讀者 第二季》,它一直在我的必看片單中

和其他的電影、綜藝比起來,「朗讀者」很慢,慢的讓人心靜。

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有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慢下來。

阿布把慢下來的這段時間稱為"沉澱期",梳理過去總結經驗,學習東西裝飾自己,為即將奔赴的道路做好準備。

「朗讀者」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是送給我,送給每一位觀眾的一件禮物。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