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一場最美的相遇

唐詩裡最浪漫的詩句莫過於“煙花三月下揚州”了,詩人送別好友離情依依,一顆心隨著一葉小舟飄往了奼紫嫣紅山花如海的揚州,也許詩意地期待一場最美的相遇,便是在煙花三月的揚州,不期而遇。

揚州在夢裡是舊時的江南,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杏花煙雨,柳葉如眉,桃紅似錦,搖一隻櫓吱吱呀呀劃過碧波如翠的運河,抑或是撐起油紙傘邁著細碎的腳步踩在悠長的巷弄裡,任回聲響徹身後所有的記憶。

一場最美的相遇

總以為與生俱來就有這樣江南如夢的記憶,我們在別處尋找著曾經熟悉的自己,尋找著故鄉的味道,雖然此生從未到過揚州這樣曼妙的江南古城,撲面而來的氣息卻有著前世的因緣,也許,我不僅僅只是這裡的一個過客。

站在揚州的街頭,十字路口高大的香奈兒美女廣告牌下,晨曦灑滿一座圓形的亭閣樓臺,那是文昌閣。在人聲車鳴的喧鬧中聽見風穿堂而來,那是幾百年的木樑簷角在幽幽訴說著幾百年前無人問津的過往吧。

在古蹟裡,探尋到舊夢如昨。從清代淌過來的河水洗淨滿心的迷茫和浮躁,被明時的月光映出清輝的屋宇樓閣拂去周身的灰塵和疲倦,還有那些數不清年輪的不知名的樹木,被踏過千千萬萬個腳印的青石板,飄著乳白炊煙的灰瓦老屋,歷史的痕跡裡,終隱藏著揚州的浪漫與浮華,交替著人生的跌宕與起伏。

何園便是這樣一個歷經人生春華秋實以及雨雪風霜的家族宅園。踏進何園層層遞進的景緻裡,迴廊曲折,曲徑通幽,幽深莫測,如霧裡看花,看不盡顯赫家族的奢華,又如迷城霧影,瞬間迷失在繁華景色裡不知歸途。園主何芷舠花費十三年心血建成一座極具文化內涵的“晚清第一園”,名曰“寄嘯山莊”,所費工料物有所值,至何園建成後一百三十年的歷史中,再無此文化藝術皆盛的經典宅園了。

一場最美的相遇

那些一百三十多年前進口自法國的藍寶石玻璃還鑲嵌在雕花的木窗之中,熠熠生輝。歐式壁爐前燒製的法國瓷磚色彩豔麗,美麗如昨。玉繡樓院內的廣玉蘭和繡球樹生長了一百多年,粗壯得像壯年的男子與風韻猶存的女人。

穿行在何園住宅區狹長的巷子裡,一叢叢綠藤老蔓像太久遠的時光,生長在頭頂高高的牆頭,苔蘚陰暗晦澀,那幽深的綠裡耷拉下來一條條反射著鵝黃的鮮綠,遙不可及又近在眼前,彷彿是很近很近的過去,阻隔了塵世的繁華,又彷彿還未經世事卻突然滄海桑田。

出了巷子,何園的東南角柳暗花明,雕花木門上書“片石山房”,落款石濤二字。欣喜異常,這就是明末畫壇巨匠石濤了,能親眼見到他在百年前創造的真實立體的山水畫,幸甚至哉。園中疊石造景已成人間孤本,山石嶙峋,一泓碧波,白天亦能見水中月光粼粼,可見石濤真是聰慧,能利用山石反射形成月圓月缺的光線變化。既有水中月,便得鏡中花,當年於湖畔石壁裝有一面進口鏡子,恰好映照出山石間爭芳鬥妍的粉紅紫黃。水中月,鏡中花,一切都是虛幻浮華,江南旖旎的景緻是在提醒世人浮華終是空夢嗎?

與何園相媲美甚至超越江南各大名園而躋身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當屬二百年前清代鹽商黃至筠所修建的個園。

步入月洞形的園門,翠竹綽約,竹影生姿,頓時讓人心生詩意,虛心竹有千千節,詩意裡又泛起文人墨客的情懷,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情懷裡又湧現豪邁與正氣。竹葉竹影在三月的微風中輕舞飛揚,而窸窣作響聲竟像悠悠的古琴,劃過指尖,扣動心絃。月映竹成千個字,不必月光,白日裡亦是千個字的葉與影點點生輝,難怪這個園子叫“個園”,而園主又叫筠,皆是竹啊。愛竹成癖,是因了竹子的虛懷若谷以及剛正不阿罷。

一場最美的相遇

碧綠鵝黃兩種竹竿,撐起點點碧翠,綠意盈春,所愛的春天定是這樣的鮮活明豔,一切都開始萌芽復甦,生命的律動在春景裡煥發勃勃生機。一段曲徑很快走出了春景,四季以及人生的四季裡,也許最稍縱即逝的便是春光。來不及留戀春紅,眼前池塘秀波盪漾,魚戲蓮葉間,山上古松挺立,草木茂盛,夏日熱烈著接踵而至。傳說園主在山上的亭臺松柏間養有仙鶴,山高鶴鳴,人間仙境,園主也許早已駕鶴西去極樂世界,空餘松鶴亭慰以遊人浮想翩翩。登山岩穿過蔥蘢的空中之竹,瘦俏的太湖山石轉而變作敦厚的黃山石,山景更換紅葉奪目,秋風起浪鳧雁飛,落日的餘暉映至東山,層林盡染,滿山金翠紅橙,一片秋高氣爽澄澈清明之境。紅楓落處是主人的從書樓,隱藏在山石間的石階阻隔了外人的打擾。拾級而下,山石頓時雪白起來,猶如積雪未融,南牆傳來嗚嗚風聲,似寒風四起捲起千堆雪。細看之下,南牆上有二十四個圓形孔洞,形成風聲,也意味著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不知不覺在個園中轉了一個大圈,在冬景與春景相連接的地方開了一扇圓形的窗,真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個園這樣別出心裁的四季景緻讓人驚歎於園主的玲瓏心思,四季輪迴,人生百態,日子是無休止的重複還是每一季的景色都歲歲年年不同樣,我們在時光變換的腳步中總得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纖手素彈春秋琴絃,琵琶輕詠儒商風雅。與後花園相連接的黃家閨房中傳來清雅的曲調,一位風華已逝的婦人正低眉淺唱。揚州年輕的美麗女子已經遠走繁華他鄉,這樣婉轉明麗的揚曲又有幾人承傳呢,只有遲暮的女子坐在夕陽下哀嘆她們逝去的青春以及記憶裡傳奇而精妙的故事,故事已無人訴說,那些如流的人群來來往往,沒有一個懂她的心事,就讓心事隨著琵琶繞樑而去吧。

一場最美的相遇

餘音嫋嫋,泛舟瘦西湖,此刻又是一番柔情的暮春湖光景色。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湖面綠波粼粼,小橋石拱座座,哪一座名叫二十四橋,二十四名吹簫的美女今何在?每一座有著傳奇故事的小橋都藏在無數遊客的腳下,它們能承載數百年的歷史,便撐得起這千萬人的重量,橋以及每一艘畫舫,早已忘記當年帝王下江南時的輝煌以及曾經的尊貴,過去的只是別人的故事,繼續行走在當下的,才是我們倔強的腳步。

湖水蜿蜒曲折,岸邊桃紅柳綠,亂花漸欲迷人眼,順著一葉小舟,不知不覺迷失在水墨丹青的湖光春色中。景色太美,不察時間流逝,恍惚間穿梭兩堤依水花柳,一路樓臺直到山,那小金山掩藏在葳蕤的草木古樹中,若隱若現,嫋嫋香菸四起,似乎香客們唸經祈禱之聲朗朗。舟過金山,白塔與之相映成輝,原以為白塔都是供奉佛像或者供奉佛骨舍利的地方,於是虔誠的敬拜,殊不知這白塔卻是揚州鹽商花費十萬兩白銀,為乾隆皇帝一夜造塔成景,不覺失笑。

瘦西湖太美了,四橋煙雨、春臺明月、荷蒲薰風……許多的景色將再也記不住名字,而這樣秀美的湖光山色也許同樣記不得我是否曾經來過。與我相遇在煙花三月裡的揚州太過於匆匆,就像這順流而往的輕舟,一去不復返,而我終將靠岸,離別。幸而,與揚州擦肩而過的萬千身影裡,有一個萬般珍惜依依不捨的是自己。

一場最美的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