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教你跳出運營坑,不再一味做執行

運營經常陷入一直做執行,沒有個人提升,又看不到發展希望的尷尬境地,希望本文能為您帶來些許啟發。

教你跳出运营坑,不再一味做执行

一、常見問題

  1. 始終在做執行性的重複工作,每天看似很忙,但每件事做的目的好像迷霧一般若隱若現,同時所耗時間也較多,最後結果依舊焦頭爛額。
  2. 老闆不斷施加壓力,每天的目標不知道怎麼達成,只能用時間去硬磕。
  3. 不知道自己所做工作的意義在哪,做了很久卻依然沒有實質上的提升。
  4. 每天工作重複性、機械性高,辛苦但又不會被老大看到。

相信每個運營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這種情況,看過很多運營書、報過許多培訓課,但實際工作起來還是跳不出坑,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出坑的經驗,希望對各位能有幫助。

二、為什麼需要基本運營操作

在想要跳坑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所做的工作意義是什麼?明確自己所做工作意義後,才能逐漸擺脫一味執行的境地。

其實大到公司、小到一個部門小組,都存在一到多個KPI。每一個層級都將自身的KPI進行拆解,拆解成多個更加具體的KPI 後分配給下級部門,最終將小組KPI拆解成可落實到實際操作上的具體操作。

舉個例子:

運營新人阿潤在某線上課程網站任職,公司在當前季度的KPI是“實現盈利提升一倍”。之後CEO會將該KPI按部門進行拆分,分配給運營部的KPI為“網站日活增加三分之二”;運營部再拆解目標,分配給用戶增長部門的任務為“當前季度的註冊新用戶增加一半”;用戶增長部再進行細化,制定日活組的任務為“每天的日活率需要提高20%”;日活組的組長最終根據板塊數據來源,確定阿潤的KPI為“每天發10個互動話題、管理3個用戶微信群和寫宣傳稿”。

因此我們不斷在重複的、沒有人指導的運營操作,是大的KPI不斷拆解後,最終為實現小KPI的實施工作。

三、運營操作分類

在看完上述例子後,相信各位對於自己所做工作來源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那麼我們現在將運營動作簡單分一下類:

(1)基本操作:以保持現有產品狀態為目的的基本運營操作。

  • 特徵:持續且常規,工作內容基本一致,每天時間佔用較多。
  • 目的:保持當前的運營現狀,維持數據基本不變,即保持現有狀況不變,目的性不強。

(2)提升操作:以提升數據、額外實現目標為目的,在基本操作完成之外的特殊操作。

  • 特徵:間斷且非常規,工作內容根據目的進行,佔用時間不確定,運營效果提升較大、數據波動大。
  • 目的:衝擊運營目標,提升數據、用戶大幅增長等強目的性。

正確的工作應該是以基本操作為主,在保證產品正常運行的基礎上,根據目標進行提升操作,進一步為產品尋求提升空間。

四、跳坑方法

在明確自己操作與操作分類後,一起來看下如何跳出純粹執行的坑?

1.培養自己的視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養自身的宏觀視野,是跳出運營坑的基礎。

在做每一件運營工作時,可先思考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最終能夠為產品某個板塊或板塊數據帶來什麼?在確定自己所在工作的結果後,再往上一層思考。

比如:某個產品板塊或數據能夠為整個產品帶來什麼提升?長此以往不斷提升自己的視野,不再侷限於眼前的操作,而是思考操作的意義和長遠價值。

2.將自己的運營操作分類

將自己目前的運營工作項進行梳理,明確所做工作項屬於基本操作還是提升操作。由於很多運營操作,是由上級分配或指定要求,因此明確運營操作的分類尤為重要。明確分類後,可以確定每項工作的投入佔比,一些基本操作的投入時間雖然不能有較大變化,但投入精力可以酌情減少。

3.提升效率

提升效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各位大佬講的也很多,這裡不再贅述,僅僅分享幾個比較實用的方法。

  1. 將常規性的內容做成模板,初次將固定性模板內容做完善,後續直接在模板修改即可。
  2. 內容類軟件可考慮自動拉取內容,避免自行手動拉取內容。
  3. 社區類產品可以考慮發展社區志願者,為志願者提供“勳章展示”、“內部福利”等成本較低的特殊獎勵,滿足志願者的榮譽感和虛榮心等心理需求後,發展志願者團隊完成瑣碎、沒有個人能力提升的常規操作。

最後,希望各位運營同學能夠快速擺脫運營誤區,及時找到能夠快速提升個人能力的途徑。還有最近要跳槽,有需求的小夥伴隨時勾搭哦~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O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