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孩子學習出問題、撒謊,家長方警醒?

有的家長很納悶,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自己聊天、找各種理由搪塞,甚至常說謊。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源於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因為有的家長挑錯,思維特別的嚴重,無論孩子說什麼,都可能會被批判,只要孩子說的不是和學習相關的,不是努力學習的,都會挨批評。即使說一些同學的趣事,也可能會被家長當成教育孩子的機會,本來一個好好的聊天兒卻被變成“教育大會”,或者是“批判大會”。

孩子學習出問題、撒謊,家長方警醒?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說你都是為了你好。有這些理念的家庭裡孩子是不敢多說話的,也是不敢說實話的,因為會有風險,在不斷的嘗試之後,孩子就找到了一條,對他來說或許是比較合適的親子溝通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與家長交流溝通?因為很難溝通到一個頻道上,因為溝通可能就意味著風險,因為溝通可能就意味著愛批評,因為溝通可能就意味著被否定,因為溝通可能就意味著不被理解。

要想讓孩子說真話,要想讓孩子在家裡與家長有更多的溝通,需要讓孩子感覺到和家長的溝通是安全的,最起碼不是被否定的,不是被教育的,能被更多的傾聽,能被更多的看到,能被更多的肯定與欣賞。這樣的話,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就是安全的,並且也會很放鬆。當安全與放鬆了,真正的溝通也就變多了!

孩子學習出問題、撒謊,家長方警醒?

因此,家長平時要花點時間去和孩子談他感興趣的話題,哪怕強忍著也行,可以多和孩子聊一聊,孩子喜歡的明星,孩子心中的偶像,孩子這個年齡有沒有同學戀愛?是怎麼談的?孩子的遊戲,王者榮耀是怎麼打的?玄幻修仙小說有哪些?孩子喜歡看的又有哪些?等等。要讓孩子知道爸媽關心你,而非只對學習方面的事情感興趣。

如何緩解親子關係,讓孩子打開心扉,解讀孩子的心聲:

1、當孩子給家長說一些問題或者事情的時候,此時如果家長能認真地傾聽孩子,用心的去感受孩子,或者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和他們共同去探討怎麼樣做會更好,那麼孩子將會更願意與父母溝通。

重點:孩子要的只是傾聽!

2、當孩子考試失利之後,許多家長注意到孩子不但沒有更努力,反而在家裡玩手機看小說打遊戲,其實這個時候是孩子在自我療愈,自我調整負面的情緒。不要以為孩子不在意,孩子比誰都在意,城市裡的孩子無法呼朋引伴,也沒有更多的朋友,通過手機、遊戲、小說等,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緒。

他們的目的是排遣之後可以更好的去努力,不過這種排遣方式一般都會被家長打斷,進而導致孩子很憤怒,情緒更糟糕。

重點:孩子無法在有情緒的時候去做事情!

孩子學習出問題、撒謊,家長方警醒?

3、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我們說的話,孩子聽著歌,或者左右扭動著,或者不屑一顧的樣子。其實是孩子在提醒我們,我們說話的方式他們不喜歡聽,我們談話的內容她們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又不想直接頂撞我們,於是他們就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我們需要作出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