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兩個月進賬超30萬元 大學畢業生創業“修手機”闖出新天地

手機壞了送哪裡修?傳統手機維修花在路程、排隊、維修等方面的時間太多,個人隱私容易洩露而且售後質保無保障,手機剛修完轉身可能就沒人管了……針對傳統手機維修存在的“痛點”,今年3月,畢業於湘潭大學的24歲東北小夥王浩與老鄉合夥在長沙創辦起手機維修公司,以上門面對面維修的模式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和支持,僅僅兩個多月營業額突破30萬元,更引來其他城市同行創業者投資加盟。

兩個月進賬超30萬元 大學畢業生創業“修手機”闖出新天地

顧客們在門店排隊等待維修

第四次創業 從閉關修煉到入職取經

5月16日,記者來到王浩的公司,公司辦公大廳有一面寬敞的落地窗,維修臺整齊地擺放著,所有的手機零件都有編碼,並一一對應地存放在收納箱裡。辦公室的角落有一個大書櫃,上面整齊排列著許多維修類書籍和資料。牆壁上掛著一張公告牌,清楚地寫著近期公司的注意事項,以及每一位工程師的當日維修情況。

記者趕到公司時是上午9:00,此時辦公室只剩了兩位工程師,其他的都已接單外出維修。“我剛剛接了兩個單,得趕緊出門了。”工程師向林麻利地收拾好維修包也準備出門。“路上注意安全!”每次工程師“出任務”,王浩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一句。

“別看我年紀小,這可算是我的第四次創業了。”和許多東北人一樣,熱情又幽默的王浩很快便對記者打開了話匣子。王浩形容自己“愛折騰”,早在2013年,剛入湘潭大學的他便牽頭創建了湘潭大學首家“花樣年華”聚會吧。大二時王浩不滿足於現狀,開始在學校售賣電信卡,曾創下半個月600多單的銷售量,至今無人打破。緊接著大三期間,他便開始接手湘潭電信飛young學子公司百人團隊管理及校內所有電信營業廳的日常運營。與此同時,王浩還創立了“優駕考”平臺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駕考服務。

2015年,正上大三的王浩因負責學校電信業務接觸到手機維修,那時他便萌生了以此創業的想法。當時他還註冊了一個公眾號叫“修per”,想先從湘潭大學入手開展手機維修業務,然而最終卻因種種原因擱淺。畢業后王浩順利入職某手機行業上市公司成為運營專員,那時他已決定要和手機行業“槓”上了。這份工作讓王浩對手機行業有了更深入瞭解,也讓他更加確定手機維修是自己的創業首選,而當時與他在同一運營小組的同事兼老鄉王維更是成了他志同道合的創業合夥人。

“要做維修,首先必須懂維修。”2017年10月底,王浩與王維同時辭職開始籌備創業,為了提升業務能力,王浩先是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式手機維修培訓班。憑藉著超強的領悟力和靈活的操作能力,他很快就掌握了手機維修的基本技術和理論知識。緊接著王浩又應聘到某知名手機上門維修平臺擔任工程師,兩個月實打實地體驗上門手機維修工程師的日常。相關的運營模式、管理經驗、培訓方式等,王浩都會仔細地記錄下來以便學習和參考。之後他才辭職開始籌備公司註冊、宣傳平臺的搭建、上門維修流程的整理、服務話術的規範以及員工培訓制度的制定等具體工作。另一位合夥人王維則主要負責對接手機配件供應商、市場開發等對外工作,二人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歷經四個月的精心籌備,2018年3月初公司正式投入運營。

兩個月進賬超30萬元 大學畢業生創業“修手機”闖出新天地

工程師在街邊石板凳為顧客維修手機

維修過程全程錄像 你的隱私你做主

“要想在手機維修市場‘殺’出重圍,服務和品質是重要保證。”在王浩的團隊,他們不允許整個服務過程中出現任何紕漏與瑕疵,工程師們在維修過程中,都要一對一當面維修,全程錄像,全方位保護顧客個人隱私,所用配件也需經過嚴格檢測。“另外,我們還會提供半年的質保時間,半年內出現任何質量問題我們都會幫忙免費解決。”王浩說。

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關鍵。王浩認為,“團隊成員就像我的家人一樣”。他一直十分重視團隊建設。他的團隊成員都是90後,在公司裡他們從沒有上下級之分,大家都喜歡叫他“浩哥”,儘管有人比他大,但也願意這樣叫。“這就是傳說中的親密隊友!”王浩調侃道。

“公司開始運營的頭幾個星期是十分艱難的,顧客對我們一無所知,再加上手機維修市場魚龍混雜,顧客對我們的信任度幾乎為零。”王浩告訴記者,為了打開局面,團隊全員出擊化身銷售員,在長沙人流量最多的地方發傳單、走訪商鋪和寫字樓,一家一家、一個一個地推廣宣傳,給客戶免費貼鋼化膜、送數據線和手機殼等。“所有人使出渾身解數只為贏得哪怕一個顧客。”漸漸的訂單才慢慢增多,許多顧客還會幫忙介紹生意。

來自常德的向林,今年24歲,是團隊中的一線工程師也是公司招募的第一位工程師,在此之前他是在固定的手機維修門店做工程師。“每天就在店裡等著顧客上門,有時候幾乎一個星期都來不了幾個顧客,這樣乾等著,覺得很沒意思。”向林說。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到了王浩團隊的招聘信息,於是應聘成為其中的一員,經歷系統的崗前培訓後正式上崗,收入也比以前高了。“感覺找到了年輕人該有的奮鬥激情,客戶的反饋是我們能切身感受到的,每天都很充實。”向林說。

工程師陳強是個特別活泛的小夥子,一次他去望城為顧客維修手機,手機修好後正是飯點,顧客為其工作態度打動,熱心地留他吃中飯並在飯後送他前往下一單維修顧客家;工程師小林,晚上11點多接到派單,因為顧客小區不能進入,他硬是在汽車後座上為用戶換下了破碎的手機屏幕……儘管公司目前只運營不到三個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極致的服務和認真的工作態度,換來了許多忠實顧客,也為公司贏得了較好口碑。

訂單量與日俱增 兩月進賬超30萬元

“沒想到頭兩個月的營業額就突破了30萬。”對於這樣的成績,就連王浩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王浩坦言,早在公司籌備之初他和合夥人王維就做好了至少虧損半年的準備。“不是我們悲觀,只是創業確實不易,我們需要做最壞的打算。”

現在公司的訂單量越來越多,除了長沙本地的維修訂單,還有很多從全國各地寄修過來的訂單。雖然團隊成員已從最初的4人增加為7人,但依舊忙得不可開交,工程師們有時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騰不出來,他們戲言自己“不是在修手機,就是在修手機的路上”。“訂單越多,我們就越有幹勁,說明公司發展勢頭好,我們的收入也會跟著增加。”工程師陳強告訴記者,他們甚至自願在週末、節假日加班工作。

公司正式運營不到三個月,王浩的維修團隊還在不斷“招兵買馬”。王浩告訴記者,最近長沙手機行業一家很有實力的公司有意向與其合作,該公司技術力量雄厚,維修工程師幾乎全是芯片級別,正好能補齊王浩維修團隊在芯片維修技術上的短板,目前正在密切洽談中。“作為剛起步的小公司,要想獲得強大的技術支撐,如此‘借力打力’不失為公司發展的一個契機。”王浩告訴記者,他們還將增開進軍城市,比如衡陽和寧波等城市已經有同行業創業者前來洽談加盟事宜。

王浩一直堅信手機維修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不斷增長,在未來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手機維修服務的市場規模將愈發增長。“未來無論我們的手機維修公司做成什麼樣子,或越來越大或維持現狀,我們都將保持初心,堅持提供最親民、最高效、最有態度且最具品質的手機維修服務。”王浩擲地有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