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死在管理上的企業,基本都是老闆作死

死在管理上的企業,基本都是老闆作死

記得在2016年,曾有這樣一則充滿著血腥氣的新聞: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位女遊客跟自己的老公爭持,在虎區私自下車被老虎拖走,受了重傷,她的母親也下車去救她,被老虎殘暴咬傷致死。男子欲衝出來挽救,但仍是猶疑了一下又回來車裡,風聞是由於車內說還有孩子。

由於自己的一時憤恨,無視原有的規矩,自我為基地,絕不思考母親和孩子的安危,剎那間一死一傷。作為旁觀者你有什麼感觸?

美國社會心思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理論—“費斯汀格規律”,講到了這樣的現象。這個規律是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也就是說,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有一個叫卡斯丁的人,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順手將自個高級手錶放在洗漱臺邊,老婆怕被水淋溼了,就順手拿起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心疼手錶壞了,就照著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老婆一通。老婆爭言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溼,卡斯丁稱他的手錶是防水的。二人劇烈地鬥嘴起來。

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老婆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老婆要鑰匙。

老婆慌緊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周圍生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補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脫節。待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捱了上級一頓嚴厲批判,卡斯丁的心境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夥伴吵了一架。

老婆也因早退被扣減當月全勤獎,兒子當天參與棒球賽,本奪冠有望,卻因心境表現不佳,榜首局就被篩選了。

這個案例裡,手錶摔壞是事件的10%,後面一系列事件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掌控好那90%,才致使了這一天變成“堵心的一天”。試想,如果卡斯丁在那10%發生後換一種反響。比如,勸慰兒子:“沒關係,手錶摔壞了沒事,拿去修修就好了。”這麼兒子高興,老婆也高興,他自身心境也不會差,那麼隨後的一些列事件就不會發作了。

可見,當我們無法控制那10%的事情發生時,如果選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能夠控制好另外90%的事情,從而實現預期目標。

管理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市場環境,始終存在各種不確定性。

在“費斯汀格法則”中,可把在公司治理中發生的不確定性理解為那無法控制的10%,另外90%包括公司目標管理、客戶需求滿足、先進技術的應用、品牌經營、風險控制等方面,在公司治理中如果選擇了有效的管理策略是可以控制的部分,能夠實現最優公司治理的效果。

具體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完善公司目標管理體系

目標管理是一個公司前進的方向,不僅是公司中管理者,也是公司中每個員工自身職業規劃的重要指引。

目前知名的企業,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這些公司的目標都具備幾個特徵,不僅描述了追求的結果、清晰的時間框架,同時通過營銷業績、財務數據等工具為該目標提供了可量化的基礎。反觀經營不善、業績不佳的企業,通常都存在公司目標管理有漏洞的問題。

公司在進行目標管理的過程中,可將員工個人職業目標與公司發展目標相結合的有益探索。比如,很多企業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等措施。

完善公司目標管理體系,是管理者有能力改變的90%的部分。就像一位旅行家,有地圖和指南針會是更加富有效率的旅行。

第二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從公司品牌維護的角度看,如果沒有商標戰略、未及時申請註冊商標、構建公司的商標保護體系,產品和服務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就極容易被惡意侵權者濫用,不僅影響市場份額和經營業績,還會增加品牌維護成本。

從公司創新戰略的角度看,專利技術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新技術和新產品及時申請專利不僅是對技術研發人員的權利保護,也是對公司長遠利益的保護。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對公司管理者而言,首要條件就是轉變觀念、積極行動,同樣是“費斯汀格法則”中可控制的90%部分。

第三步,構建財務風險控制體系

財務風險控制在公司風險控制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其他風險的產生通常起因於財務風險。

公司財務風險發生主要有這幾種情況:

◆一是公司管理者對財務風險意識淡薄。在財務決策方面存在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頻發,產生財務風險。

◆二是公司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資產流失。

◆三是公司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比例過高,導致公司償債能力嚴重不足。

同時,一些公司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形成壞賬,產生財務風險。

公司在構建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時,應重點加強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設置高效能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落實公司治理的各項基礎工作,責權利相統一,信息流和資金流與業務合同的內容相一致,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如果說“費斯汀格法則”中有90%的部分是管理者有能力掌控的,那麼對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應占50%。

第四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一方面,參與公益可以實現公司自身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與社會公眾互動,通過貢獻自身力量的行為,贏得廣泛關注和認可,可進一步增加公司的軟實力。

社會與企業的發展唇齒相依,唯有企業持之以恆地“反哺”社會,才能相得益彰。履行社會責任與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競爭力之間是一種良性循環關係。

管理者在追求利潤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果或許遠勝於鉅額的廣告費。這也是“費斯汀格法則”中可控制的90%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