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她最後的眼淚,是聽到了丈夫吳大羽100週年,上海美術館做了他畫展的消息。在床上躺了幾年的她,眼淚從她的眼角溢出來,她的使命結束了。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吳大羽繪壽懿琳

江南煙雨,烏鎮水多。

烏鎮白馬墩村初建時,這裡湖泊溼地,交織錯落,一般的做法是填湖取地。而蔣建寧不同,他是浚河擴湖,不僅是浚河,是引水造河,在白鷺湖溼地的延展處,硬是挖了條寬闊的內河,成為雅園、達園的分界河。有一天他讓我給這條河起名,我起了個名:待河。待河注入白鷺湖,湖內常有紛飛的白鷺。雅達園區有白鷺湖,白馬湖,兩湖一河。

有河就得有橋,待河上的石橋稱為銀齡橋。如今,晨昏變換,花木應時,橋上已有橋上的風景。

吳大羽美術館就建在銀齡橋邊。這是一塊15畝的原生溼地,距白鷺湖不遠。經建築師張永和先生設計,吳大羽美術館已經投入建設,一年後將屹立於銀齡橋邊。

我常漫步於橋上,也常觀看有河湖的效果方案。這一次,我主動為這個將開挖的內湖起了一個名字:伴湖。

伴湖,從廣義看,伴侶的伴。吳冠中先生寫有一幅書法,伴侶,我印象很深。伴,自然是美意。湖是淺月狀的半湖,半同伴,取了諧音,化為祝願。

我再說自己的內衷。這個伴湖,我想獻給吳大羽的夫人壽懿琳。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年輕時的壽懿琳

壽懿琳的名字,人們幾乎都不知道,連吳大羽也只是近幾年才逐漸知名,誰會知道她呢?

“我有理由崇敬我的夫人,她才配做淵明的妻子,萬金不看一眼。”

這是吳大羽手稿中寫的一首自讀詩。陶淵明的妻子,據記載,“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選自《宋書·陶潛傳》,吳大羽讚美自己的夫人,自稱不比陶淵明,卻把自己的妻子比作翟氏,這如果不是對夫人壽懿琳刻骨銘心的愛,是不可能這麼說的。

那麼,什麼是“萬金不看一眼”呢?

壽懿琳1909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壽拜庚是紹興走出去的留日學生,他的同學中有後來成為福建省主席、上海市長和臺灣省長的陳儀(字公洽)。陳儀發跡後,壽拜庚幫他理財,經營福建銀行,上海臺灣銀行,自然有家財萬金。1949年,壽拜庚乘船隨國民黨大員撤離大陸,父母大人自然希望獨生女兒和女婿一家一起到臺灣,並許諾萬金,但是吳大羽夫婦決然不離開大陸。這就是“萬金不看一眼”的來歷。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吳大羽、壽懿琳與友人在西湖

美麗的大小姐壽懿琳19歲,是1928年考取了杭州國立藝專國畫系第一屆學生,這是當時的青年子弟的時尚吧。西子湖畔,壽懿琳遇到了比自己大六歲、才華橫溢的西畫系主任吳大羽,據說是經同是紹興人的吳大羽的老師張聿光介紹,他是壽拜庚的朋友。壽懿琳與吳大羽墜入愛河。西子湖畔的一道風景,就是名教授吳大羽帶給少女壽懿琳一束鮮花,令多少學校的苦學生豔羨。壽懿琳隨丈夫做了家庭主婦,輟學了,他們很快有了兩個孩子,崇力與崇寧。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吳大羽、壽懿琳與女吳崇力、子壽崇寧

日本侵華後,吳大羽離開國立藝專教職,遷徙流浪回上海。畫家吳大羽的性格是強硬的,而生活能力卻是疲弱的,支撐這個家庭的責任落到了夫人壽懿琳身上。壽懿琳開始支撐著丈夫和兒女的生活,靠她的愛情、母愛、樂觀、勞作。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吳大羽和壽懿琳在上海家中

有一幕記憶,吳大羽在下放勞動時傷了腿,瘦弱的壽懿琳揹著丈夫回家。英雄落寞,伏在妻子背上的大羽,不知是怎樣一種情感。

畫家妻子,其實為畫而生。壽懿琳是吳大羽作畫的陪伴者,往往也是第一個觀眾,甚至是唯一的觀眾。吳大羽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都是不簽名的作品。說起壽懿琳的貢獻,是搶下來了這些作品。吳大羽作畫的目的,是不停地求索。畫不簽名,就永遠畫不完。如果不是壽懿琳總是收起了那些畫完的畫,又換上新畫布,吳大羽會一直畫下去,直至把畫畫得面目全非,這是吳大羽能留下許多作品的原因。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吳大羽作品 無題122 布面油彩 35.6cm×30cm 約1980年

吳大羽留下了6000頁手稿,也是壽懿琳收起了這些手稿。吳大羽的作品在他去世後沒有遺失,得到了完整的保護,正是源於壽懿琳和女兒吳崇力、兒子壽崇寧對其藝術的信念。

壽懿琳活到2004年,活了96歲。據子女講,她最後的眼淚,是聽到了丈夫吳大羽100週年,上海美術館做了他畫展的消息。在床上躺了幾年的她,眼淚從她的眼角溢出來,她的使命結束了。她終於可以離去了。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晚年時的吳大羽和壽懿琳

壽懿琳是浙江人,吳大羽是浙江的女婿。他們的故事,還有許多可以講述。對吳大羽而言,壽懿琳無異於他的愛神。

壽懿琳的書法,規整俊秀,有剛強沉靜的氣度。吳大羽美術館存有她多封書信和小字書法,將來可以展示。

萬金不看一眼,有一種愛情叫壽懿琳與吳大羽

壽懿琳抄寫的白居易《長恨歌》

再說伴湖。在吳大羽的美術館前,能有這樣一灣湖水,陪伴他的藝術,映射他的人格,見證作品旁的一切,這就是“伴”。對於後來的人們,或許有心人會從這裡得到某種回味和感動。伴湖無語,湖水是愛的力量。

愛,比作品,比藝術重要,我堅信著這一點。(李大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