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南寧的方言有好多種,一部分說平話,武鳴邕寧等部分地區說壯話,不過大多數的老南寧都還是說南寧白話。

白話

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會說白話的南寧人越來越少?

年輕一代的我們已經把普通話作為日常用語,白話只用來跟家人交流。我們的“南普”說得越來越流利,卻逐漸忘記了我們從小講到大的白話。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如果有人說方言已經消亡,這可能會顯得過於誇張,但它逐漸離我們遠去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隨著普通話開始大力推廣、在南寧工作的外來人員的增加,各地的言語交融,大街小巷是五湖四海的口音,在工作交流或日常交往上都說著普通話or南普。南寧白話似乎成為了老年人的專用語言,白話在這時代的洪流中,漸漸被擠到邊緣。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曾經,我們的視頻欄目《kie咧啡小隊》、《吃貨情報局》中,都嘗試過使用白話主持,其實這一切的初衷都是為了

傳承老一輩的精神文化和尋找那些快被我們遺忘的東西。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90年代前的南寧,曾是個行粵方言、通粵禮儀、商鋪有騎樓、烹調愛放糖,飲涼茶、聽粵曲,一個濃濃粵文化情調的城市。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粵不是僅指廣東,古代的“粵”是嶺南地區包括廣東及廣西大部分的地區,廣東叫粵東,廣西叫粵西,粵只是一種文化的代名詞,南寧白話作為粵方言的一個分支,南寧文化也歸於粵文化的範疇。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不過只是十多年光景,今天的南寧,語言已全民皆普,文化已面目全非,無論在繁華的商業街區還是在崎嶇的小街小巷,耳邊基本只能聽到一種音調:“南普”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走在成都、重慶、廣州這些城市的街頭,聽到的基本都是四川話和粵語,而在南寧大家都更喜歡說南普。以這種趨勢下去,南寧白話可能有一天會消亡。

平話

提起平話,很多人都帶有疑惑:不同於普通話,也並非白話,平話究竟是種什麼樣的語言?

平話,其實不神秘。在廣西,以它為母語的人數高達數百萬之多,僅在江南區,就有30多萬人會講平話。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作為一種特殊漢語方言,平話主要流傳於廣西南、北各地和湖南省與廣西毗連的多個縣的集鎮及部分農村。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如今廣西平話可分為桂南平話片和桂北平話片兩個區域。其中江南區亭子平話被認為是桂南最純正的平話。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2014年,江南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江南區現存有多座平話人的廟宇和祠堂,平西村以供奉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的伏波廟,新屋村以供奉鎮海大皇和土地公的鎮海祠等,都是南寧市遠近聞名的平話人廟宇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說到平話文化,不能不提平話山歌。平話山歌是平話文化圈特有的傳統民歌文化,其彙集了平話文化的精髓,靠口傳在平話人中代代相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但如今走在南寧街頭,如果想用平話和陌生人交流,多半會遇到“聽不懂”的回答。現在南寧的年輕一代,幾乎不會說平話。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壯話

我們廣西全稱叫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人居多,所以為什麼我們廣西的方言不是壯語呢?壯族的朋友都瞭解壯語的歷史嗎?

壯話在1957年以前的文字系統是古壯字,是一種借用漢字的音、意和偏旁部首創造的一種文字系統。主要用於宗教人員記錄經書和山歌手記錄山歌等。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曾經老一輩上學用的還是壯語,收音機裡也有壯語錄音。當我們還使用黑白電視的時候,也曾有過壯語新聞。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直到現在我們南寧路牌上第一行用的還是壯語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狀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名詞倒置。如“鯉魚”講成“魚鯉”(ba lei),“給還你”講成“給你還”。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可如今,大多數90後都不會說壯語,不少人覺得說壯話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民族不自信,也是傳統方言的一種悲哀...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方言是一片土地生命中該有的一部分,而南寧方言也是我們南寧人骨子裡該有的一部分。

雖然南寧方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少,但它一直都是傳達歸屬感的最好方式。

有沒有發現?身邊說南寧方言的人越來越少了?

南寧話它不僅是一種地方文化的傳承,更是歷史遺風的見證,是一種骨子裡該有的血性。

就像我們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會感到熱血沸騰一樣,這是融入了血脈的文化,也是我們向外展示的最好的名片。

你還記得,自己家鄉的方言嗎?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一起討論!

更多新鮮資訊請移步南寧吃貨王公眾號(nnchi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