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31歲擁有1150億身家,富二代敢揚言生得好,會超越馬雲成為首富嗎

年僅31歲,擁有千億身家,一向低調內斂的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因為“生得好”三個字火了。在中國,富二代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標籤,嚴昊敢於毫不避諱得說出“生得好”三個字,一方面逾千億的家族財富給了他十足的底氣;另一方面,從25歲開始掌舵家族企業的歷練使他在富二代群體中與眾不同。這樣實在的言論一時成為網絡討論的焦點,網友稱他為最耿直的富人。

31歲擁有1150億身家,富二代敢揚言生得好,會超越馬雲成為首富嗎

31歲的嚴昊,從忠厚傳家的書香門第,到獨領風騷的企業世家,嚴昊在傳承家族智慧的同時,開創著人生和事業的新格局。在2018年最新公佈的千億富豪榜中,以1150億的身家多次蟬聯富豪榜前10 ,更是在江蘇區蟬聯了多年的首富寶座。財富僅次於馬雲、王健林、許家印等人的他,連王思聰都要忌憚幾分。

嚴昊有如今的底氣,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父親。1960年,嚴介和出生在江蘇淮安一個教育世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淮安平橋中學的教書匠。1986年,因第二個孩子嚴昊超生,嚴介和不但被罰款1.8萬元,而且失去了工作。

1995年,嚴介和下海創業,創建了太平洋建設集團,他接手的第一個工程是宿遷市政府大道。從2002年起,嚴介和開始大舉收購國企,據稱當年被他收入囊中的企業達75家。2005年更是以125億元身家躍居第二位。

31歲擁有1150億身家,富二代敢揚言生得好,會超越馬雲成為首富嗎

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嚴昊從小志向高遠,卻始終與眾不同。在求學時代不滿足於書本知識,毅然開始半工半讀。在父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教導下,嚴昊對於學習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大學4年,嚴昊90%的時間都是在父親的企業中歷練學習。大學畢業後,嚴昊就將一個連年虧損的國企扭虧為盈,盈利高達8000萬。

2011年,此時51歲的嚴介和卸任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長,讓年僅25歲的兒子嚴昊成功接任。嚴昊上任後,重新訂立公司的戰略,重新搭管理班子,改革薪資體系結構,明確各崗位的權責利等,太平洋建設逐步從領袖時代走向了團隊時代,發展成為以太平洋建設為主體的 “蘇太華系”。從最初的什麼都不懂,做到了將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條,創造了企業管理的神話。

31歲擁有1150億身家,富二代敢揚言生得好,會超越馬雲成為首富嗎

不管嚴昊願不願意,他都無法迴避“富二代”這與生俱來的標籤。“走自己的路”這是嚴昊的答案,他想要的不是被打上“啃老族”的標籤,躺在父輩創造的財富之上坐享其成,而是時刻告誡自己,父輩所創造的一切只屬於他們的時代,他要做的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代。

在厚侍員工上,其父親嚴介和被譽為“華人企業厚侍員工第一人”。在嚴昊領導下的太平洋,更是著力打造在中國企業中,集團工資標準處於領先地位;對員工實行文化技能培訓、帶薪休假和節日提前發薪等優惠制度,所有企業員工都稱為“家人”。隨著股份制改造的全面啟動,大批優秀員工“從職業走向事業,從僱工走向股東,從待遇走向榮譽”。

31歲擁有1150億身家,富二代敢揚言生得好,會超越馬雲成為首富嗎

雖然在年齡上看嚴昊卻是是年輕了點,但在生意場已有摸打滾爬10年之久的他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一個團隊的支撐。他推出的合夥人制度讓每一位職業經理人能夠更大程度的投入工作中來,以合夥人方式與公司企業發展更緊密聯結,從而使得企業和個人都獲得更大的回報,這是他用來將外部職業經理人與企業捆綁的利益繩索。

創業者要學會分錢,捨得利益共享,這樣員工才會像打雞血一樣工作,但是很多創業者想不明白這一點。那怎麼做好股權合夥分紅機制,怎麼做好招人、留人、晉升和團隊管理機制,實現迅速擴張,不妨點擊上方作者,私信 “你好”即可獲取《企業管理工具包》,小編會耐心給您講解成功案例和操作方法,相信定能給你幫助。

如今的嚴昊已是85後成功人士的典範,從辛苦磨鍊沉在一線,到淡定從容走上臺前,順利接班,穩健駕馭,激情馳騁。大刀闊斧的執行力背後是有條不紊的步伐。記住:成功不是偶然的,作為繼承者首先要學習和傳承父輩身上的優點,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肩負著集團至高無上的榮譽之時,始終要做到善勇智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