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日本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當選世界三艘偉大歷史軍艦


Mikasa (三笠),取名自日本奈良地區的三笠山。日本用戰勝中國的甲午戰爭賠款向英國訂購的一艘戰列艦,三笠的價格是88萬英鎊,合計880萬日元。在三笠交付之時,是當時科技先進的戰艦,火力和防護力量史無前例地組合,改良了英國皇家海軍最新的莊嚴級戰艦設計。

三笠的主炮被編組在中央的艦橋裝甲,考慮到船能均勻地受重克虜伯防護鋼板保護。由於這設計,三笠能承受很大數量的炮彈直接命中:於1904年8月10日的黃海海戰被擊中了20發炮彈和在對馬海峽海戰被擊中了30發炮彈,但只受到有限的損傷。高火力和高射程的三笠大炮被高度訓練的日本炮兵充分地利用了。

1903年12月28日,三笠成為聯合艦隊旗艦。1904年2月6日開始參加日俄戰爭。8月10日參加黃海海戰。12月28日駛入吳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駛出吳港,經江田島、佐世保,21日進駐朝鮮半島的鎮海灣。之後以該地為據點,在對馬海峽進行訓練。5月27日、28日在對馬海峽海戰與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交戰。


三笠在對馬海峽海戰帶領日本聯合艦隊在歷史上進入一場最果斷的海戰,俄國艦隊幾乎完全地被殲滅了:俄國喪失38艘船,21艘下沉了,7艘奪取,6艘解除武裝,4,545名俄國軍人死亡並囚禁了6,106人。 另一方面,日本人只喪失了116個人和3艘魚雷艇。但注意的是日本海軍是一個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高度專業組織。

日俄戰爭終結之後緊接的1905年9月11日,三笠在佐世保港內因為後部彈藥庫的爆炸事故而沉沒了,這個事故中死者共339名。當時在水兵間流行在彈藥庫面前玩“點燃信號用酒精後,吹散臭味後飲用”的惡作劇,在惡作劇的進行中,有一說是有水兵不留神翻倒了有火的洗臉盆,另一說是下瀨火藥的變質。

事故當時,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上陸平安。同時,艦隊附屬軍樂隊到任的瀨戶口藤吉海軍軍樂長又在事故當時是上陸中逃過了大難。不過,很多軍樂兵由於該事故而殉職了。


在水底幾乎睡了1年以後的1906年8月7日,三笠才被打撈起來進行修理和重新裝備,原先的主炮和副炮都被更換成威力更大的45-calibre火炮。維修工作持續了2年整。一戰期間,三笠被作為海防艦,並參加了干涉俄國革命的行動。

基於1922年的華盛頓軍備條約,三笠被迫退役以符合條約要求的海軍戰列艦噸位限制。但是後來為了紀念,日本政府要求保留船體用作展覽的要求被簽字國接受了,所以三笠沒有被拆除,而是在1926年在橫須賀被開放展出。二戰結束後,尼米茲將軍又准許三笠重新開放被參觀。三笠與在英國樸次茅夫的勝利號和在美國波士頓的憲法號一起被選定作為世界三艘偉大歷史軍艦當中的一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