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外資機構調倉進行時 “最強”外資減倉恆瑞、茅臺

紅刊財經 李健

截至5月30日,A股市場中活躍著314家外資機構,到今年一季度末,這些機構共持有1436.43億元A股股票,環比微增,在一季度新進21只股票。

這些外資機構是A股不可忽視的參與者,其投資風格和策略也在默默地影響著A股投資者們對於個股和市場的判斷。最新數據顯示,幾乎是在2014年茅臺股價最低點跑步且滿倉進場的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如今減持其所持的茅臺以及恆瑞醫藥。來自中東的“土豪”——阿布扎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政府投資局長期偏愛基建和生活消費品。亞洲知名投資基金高瓴資本持有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一季度減持了美的集團,減持後美的集團的股份總數是格力電器的兩倍。

外資機構調倉進行時 “最強”外資減倉恆瑞、茅臺

​中東“土豪”青睞桃李麵包

最近幾年,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在中東建設了很多鐵路、電站、蓄水池等項目,彰顯了強大的基建實力,所以全球第五大主權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2017年通過QFII投資了中國交建,最初投資市值為2.68億元,在今年一季度,清倉了所有中國交建的股份。

和阿布扎比投資局一樣,中東另一個政府基金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也在A股投資了和基建相關的企業,2017年4季度介入隧道股份,最初持倉市值為0.65億元,今年一季度倉位為0.56億元。

它們作為中東地區的“國有”投資機構,資金來源主要是石油收益。從進入A股的時間來看,阿布扎比投資局在2008年12月3日獲得QFII資格,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在2011年12月21日獲准進入A股。雖然“入市”有先後,可它們始終像之前投資中國基建業一樣在相似的方向上尋找中國機會。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這兩家機構在今年一季度加倉了消費品企業。例如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從2017年一季度投資了主營裝飾材料和成品傢俱的兔寶寶,最初建倉時持有799.98萬股,隨後一路加倉,今年一季度再度加倉202.53萬股,持有股份達到1324.27萬股。另外,科威特政府投資局還加倉了主營生鮮、百貨的家家悅,從2017年四季度建倉時的195.7萬股,到今年一季度達到325.47萬股。

另外,阿布扎比投資局看好在中國主營麵包的企業桃李麵包,並採取長期投資策略。它們在2017年一季度買入桃李麵包,之後的半年時間內,桃李麵包股價大幅下跌,從2017年3月1日到2017年8月21日股價下跌了19.79%,但阿布扎比投資局的倉位一直沒有變化。直到今年2月份,桃李麵包股價大幅攀升,2月7日到5月30日股價上漲了54.08%。阿布扎比投資局今年一季度末加倉了55萬股。今年一季度末,加倉桃李麵包的還有鼎輝投資諮詢公司新加坡有限公司和挪威中央銀行,分別增加了104.24萬股和24.5萬股。

除了消費品,中東的“土豪”們還看上了中國的醫藥企業,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今年一季度重倉了千金藥業、南京藥業,分別持有411.27萬股和300萬股;此外,加倉了102.96萬股太極集團至666.71萬股;阿布扎比投資局今年一季度末持有復星醫藥1418.73萬股和樂普醫療872.52萬股。其中,一季度新增樂普醫療179.79萬股,樂普醫療自2017年1月1日到今年5月30日上漲了113.3%。

相關消息顯示,2017年年初,阿布扎比投資局在香港建立了辦事處,目的是加強同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合作。除了消費品和醫藥,阿布扎比投資局還在材料、計算機、軟件這三個行業中分別選擇了1只股票進行配置,包括洛陽鉬業、廣聯達和國軒高科。

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投資的行業還要更廣泛一些,包括主營旅遊的黃山旅遊、金融企業中信銀行和生產文娛產品的奧飛娛樂。由此可見,對於中國經濟的多方面發展,來自中東的“國有”大機構正在看多。而且這些機構也的確可以“做得更多”,目前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擁有1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阿布扎比投資局擁有25億美元額度,它們目前分別使用了2.38億美元和3.07億美元,也就是說這兩家機構的投資潛力更大。

據《經濟學人》報道,一位匿名的銀行家計算過,阿布扎比投資局最近三十年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在10%—20%之間。阿布扎比投資局董事總經理謝赫哈米德·本·納赫揚在2017年年初接受採訪時提到:“對我們的基金經理來說,投資就像是一場耐力測試。”

奧本海默減持恆瑞醫藥

美國的主權基金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也很活躍,奧本海默就是其中之一。這家機構今年一季度僅持有了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具有明顯的集中性和偏好性。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奧本海默基金公司持有恆瑞醫藥4151.51萬股,市值為36.12億元;持有貴州茅臺417.35萬股,市值為28.53億元。

奧本海默基金最早在2014年4季度買入貴州茅臺,這也是它們進入A股市場買的第一隻股票,當時茅臺股價為155.45元,奧本海默一舉進入了前10大股東名單。此後的三年,奧本海默一直駐紮在貴州茅臺的前10大股東中。而隨著貴州茅臺股價不斷攀升,奧本海默在貴州茅臺身上獲得的盈利也超過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時奧本海默作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時,其投資額度僅2億美元,也就是說,奧本海默當時用了絕大多數的A股投資額度買進了貴州茅臺的股票。此後,在2015年,奧本海默加倉茅臺,最多時持有茅臺729.26萬股。之後就一直在獲利了結,2017年3季度減倉了125.65萬股,至543.35萬股;2017年年報繼續減倉82萬股,至461.35萬股;今年一季度末繼續減倉44萬股,至417.35萬股。

現在回看,奧本海默的減倉策略,讓它少獲得了很多收益,但是能在2014年茅臺幾乎最低點建倉,又在2015年股災後加倉,並在大漲時逐步退出,體現的是面對大跌時的成熟投資體系。而能夠看到大跌機會的奧本海默,在A股的投資歷程中,雖然還不能完全掌握節奏,但幾次抄底、逃頂。例如2016年三季度買入的伊利股份,建倉時持有7636.3萬股,到2016年年末即賣出,間隔時間僅3個月。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伊利股價從2018年開始確實開始下跌,奧本海默成功逃頂,在伊利上獲得36.19%的收益。

今年一季度,減倉茅臺的同時,奧本海默還減倉了恆瑞醫藥,最初介入恆瑞醫藥的時候是2017年二季度,當時買了3308.82萬股,三季度加倉了1183.99萬股,到今年一季度減持了341.3萬股。恆瑞醫藥從去年7月3日到今年5月30日股價上漲了91.99%。

其實,早在奧本海默獲得QFII資格之前,就通過中概股參與了很多國內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紅利。2014年四季度之前,奧本海默是攜程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13.72%。攜程2014年年報顯示虧損,隨後的2015年2月份,奧本海默清倉了所有攜程的股票,成為去哪兒網的股東。就在奧本海默出清攜程的同時,摩根士丹利加倉攜程,一增一減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於攜程的發展預判。但去哪兒後來和攜程合併,並私有化退市,而攜程從2015年2月27日至今,股價上漲98.33%。

和奧本海默反向操作的海外投行也“大有人在”。在奧本海默減倉茅臺之際,挪威中央銀行買入了301.62萬股茅臺。

奧本海默在A股的縱橫捭闔,與其基金董事總經理是中國人或許頗有關係。奧本海默董事總經理李山泉被稱為馳騁華爾街的華人高手之一,他今年年初接受採訪時表示:“歷史上美國對德國和日本就通過施加貨幣升值壓力和貿易壁壘來迫使(這兩個國家的)企業在美國生產,尤其是汽車製造業。中國也很可能將面臨當年德、日相同的狀況,因此要提早加強研究,思考美國減稅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措施。”

外資炒作次新股

外資也在炒作次新股,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通過QFII來到A股的外資,合計參與了21只次新股的投資(上市時間在2017年5月30日之後的股票在本文中被認為是次新股)。

以去年7月31日上市的大參林為例,今年一季度有四家機構參與其中,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持有8.56%股權;加拿大年金計劃委員會持有6.35%股權;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持有2.93%股權;斯坦福大學持有2.73%股權。

有趣的是,2017年三季度大參林前四大流通股東正是上述四家海外機構,其中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20.18%排在第一位。但在今年一季度,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減持了11.62%大參林股權,截至3月31日,這部分了結的資金,獲得的收益為8203.21萬元。此後大參林繼續大漲,未了結的部分資金從今年4月1日至5月30日獲得了3604.23萬元浮盈。

除了大參林,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還參與了德邦股份的投資,德邦股份是在2018年1月16日上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持有其9.6%股權。

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之外,其他外資機構也在關注次新股,例如摩根大通銀行持有去年8月2日上市的艾德生物6.9%流通股;法商法國興業銀行持有綠茵生態0.43%流通股;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衛信康0.26%流通股。

另外,領航新興市場(股指)交易中心今年一季度末配置了48只A股股票,佔流通股股比從0.26%—0.37%不等,佔比並不太高——這是一家在A股市場做指數配置的基金。在其48只持倉企業中,次新股有6只,包括華寶股份、江蘇租賃、華西證券、成都銀行、山東出版和財通證券。資料顯示,領航新興市場(股指)交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基金——領航集團設立的新興市場基金,被稱為外資佈局A股的“先遣隊”和“風向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