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永遠“18歲”

永遠“18歲”

讀書的時代,沒有追過“星”,但對歌手譚詠麟印象深刻,因為他說自己“永遠25歲”。當年覺得這個還算帥氣的中年男子說出“25歲”的話來平添的是自信和陽光,斷不會滋生出什麼反感。然近些年來已經不大聽到這個話題了,花甲之年後譚校長可還有當年的勇氣?我也心血來潮地說過一次“永遠18歲”,那是前一次的生日吧?不想看到年近不惑、日益增長的數字,怎樣觸目驚心;又不甘心抹去生活中的儀式感,重複寡淡無味。於是在我的暗示之下,先生訂做的蛋糕上赫然插著數字為“18”的蠟燭。一個虛假的數字以無傷大雅的方式滿足了某種期待,而帶著某種童心的自嘲通常可以遮掩內心的沮喪。

永遠“18歲”


想起真正的18歲,青澀年華的本質其實藏著深深的自卑和焦慮——擔心高考落榜,不知多年的努力能否實現父母的期望……起早貪黑的勤奮是那個年歲的註腳,唯一的信念是:“金榜題名”便能揚眉吐氣。回頭看,18歲彷彿也不是一廂情願的簡單、美好。但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偏喜歡選擇性地回憶,若只記取唇紅齒白、眼神清澈、純潔浪漫,18歲,恰恰是最適當的時節。18歲是成年的標誌,但又未知路在何方,於懵懂中憧憬未來,於探索中守護自我……

那種小心翼翼地踏出腳步,去尋求獨立空間的衝動;那種滿懷喜悅地擁抱世界,去感悟冷暖自知的好奇;那種成功時的喜悅、那種付出時的辛勞、那種挫敗時的失落……18歲,是朝氣蓬勃的青春,正好懷揣著夢想,開始啟程。

永遠“18歲”


在歲月的打磨之後,青澀漸漸褪去,18歲將成為越來越遙遠的過往。信念,或許還在,或許不在;夢想,或許實現,或許遺忘。最經不起耗費的,除了青春,還有附著在“18歲”的很多很多……

有一天,你突然想說“永遠18歲”,年輕了自己的年齡,可否也青春了自己的內心?你原諒了曾經的輕狂和淺薄,你淡忘了曾經的失落和感傷,只因歲月的滄桑莫名地寫上了臉龐。

人生是一本厚重的書,你曾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結尾,一頁一頁的“已讀”就被你輕易地撕去了。如果知道今後的你或許會戀戀不捨地回味書中曾鋪墊過的細節,你還會選擇那麼倉促地翻書嗎?人進中年,重溫細節的時候,憑的只有記憶。記憶,可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永遠“18歲”


所以,我只說過一次“永遠18歲”,然後 “戰戰兢兢”,在不可以逆轉的時光裡,唯有繼續研讀人生的那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