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一:

我們知道毛坦廠中學每年幾萬人參考人數中,其中最主要聚集的還是往年的復讀生。但是復讀生往年的高考成績並不是很好。雖然說專科分數到一本分數都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以專科和三本居多。所以在復讀生質量方面也不是很好。因為一般比較好復讀生都選擇去一些重點高中復讀。畢竟毛坦廠中學的人數的太多了,學生層次比較的不集中。管理起來也很複雜。

再就是毛坦廠中學教學模式,就拿安徽高考數學來說,150分卷子其中有110分都是來自於課本和輔導資料。毛坦廠中學實行的是一種題海戰術,基本上只要求拿到那110分基礎分就可以。但是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最終區分學生質量的還是那剩下的40分。所以毛中的學生對於那40分等於是丟棄了。自然就是沒辦法和其他的高考生區分開來,也就無法超越了。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二:

這個問題很簡單。你知道衡水中學吧,和毛坦中學一對比就找到原因了。首先,入學門檻不一樣,衡中的復讀生必須過一本分數線,這就提高了復讀生的整體素質,其次,學費不一樣。衡中孩子考進去後交3萬,考上一個清北,老師獎勵30萬。

也就是說,這個學校經濟條件過硬,設備先進,老師工資高,敬業程度相應的也比其他學校強,況且,衡中的競賽班有十幾個,節假日和寒暑假,都會組織孩子們去北京上海青島等地上競賽班,這些,毛旦場中學都比不了,毛旦場是草根的學校,學生沒有錢,學校沒有錢,大家一起拼命讀書,自然拼不過經濟條件好,資源豐富的其他學校了。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三:

這個其實比較好解釋的,毛中教育方式確實非常嚴厲,但是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大都是第一次高考後的失敗者,較多學生高考沒有達到本科線,基礎過於薄弱。對於他們來說一年時間來彌補三年的缺漏畢竟難度太大。而一年時間提高了六七十分左右對他們已經非常難得了!可是本科線和一本線相隔的也有七八十多分,所以很難考上一本。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四:

毛中其實每年更多的考生都是復讀生復讀生大多數都是因為高考失利選擇再來一年的孩子們,基本上應屆他的一本大學率還是非常高的,本身復讀生他的基礎就沒有,紮紮實實學習了三年的應屆生好又如何讓他們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就能夠拼到好的一本線呢?要知道本身他們十年三本線或者大專都夠不上的,一群學生通過一年的努力學習,他們可以努力的達到二本線,甚至可以接觸到一本線,這樣的進步,難道不可喜可賀嗎?

所以縱然是採取了題海戰術也沒有辦法保證在這一年的時間就能夠有一個質的飛躍確實有很多原本學習很差的考生,在這一年努力學習也考上了一本,但基本上都是自身就非常非常努力中給他提供了良好的資源,以及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毛中只是個錦上添花的角色,究其原因在其本身是他自己足夠努力,所以如果想考上一本根本在於你自身就是足夠努力的,而不是在於這個學校管的有多麼嚴,老師管得有多嚴。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五:

毛坦廠中學80%以上的本科上線率,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高考神話,甚至是亞洲高考神話。慕名而去的學生絡繹不絕,每年萬人去高考的畫面,可以說是盛況空前,讓人百感交集。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牛B的學校,考上一本的學生為什麼卻很少呢?

首先,正如很多網友說的那樣,毛坦廠中學收的大部分學生都是農村頭年高考落榜者,這些學生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也較差,欠賬太多,經過短短一年時間的複習,要想來個“逆襲”,那是很難的,能考上二、三本就已經很不錯了。

其次,我個人認為,全國人民都知道毛坦廠中學上本科率高達80%以上,每年高考都非常關注,上本率必須守住不下滑。那麼必定把師資重心放在複習生中中偏後的孩子身上,對這些孩子惡補基礎,進行“魔鬼式訓練”來提升成績。換句話說,毛坦廠中學的工作重心有可能放在了上本率上,而非一本率。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網友六:

實際上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確認,你只要稍微一查,就可以瞭解到實際上毛坦廠中學之所以人多,是因為有大批的復讀生。而在龐大的復讀生隊伍裡絕大多數實際上是因為沒有考好,或者乾脆直接說就是考不好但是不放棄還想再來一次的考生。

現實中往往是這樣的:一個學生即使考不上一本,但是考上了二本甚至三本,他們往往也會選擇去上,而不會選擇復讀。選擇回去復讀,真的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而毛坦廠中學的復讀生,實際上大多數是因為“連個普通大學也沒考上”。

為什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那麼努力,高考仍難以考上一本?

切記:

高考英語成績決定是否上985大學,如果你想去有英國人、大學生的地方,看上方圖右下角,找到它啊,你可以跟那些人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