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武钢60年,光谷30年,武汉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古时青山,三面环山,城镇深幽,商船林立,集市繁喧。

400多年前,明代诗人王世贞在此留诗“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让青山声名远扬。

60年前,武钢人从青山一片荒滩起步,建起

“十里钢城”。钢铁奠定了武汉经济的百年之基,武汉钢铁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钢筋铁骨。

2年前,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家特大型钢企与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首家特大型钢企合二为一,完成中国钢铁行业的历史交接。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对青山江滩生态综合整治工作表示肯定。武汉担当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代使命。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曾几何时,诸如“没有武钢,哪来青山”、“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的说法是街谈巷议。

此时的青山,戴家湖公园、武青堤,修复生态、综合整治拿国际大奖、登上《人民日报》,“青山绿水红钢城”的形象传响九州。青山,只是武汉城市变革、新旧动能转化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武汉,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引领高增长。2016年12月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正式成立。也是这一天,投资总额约1600亿元的世界级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武汉试桩,将托起国家存储芯片自主可控的未来。

从“钢产量”到“硅含量”,武汉并不是近年才有的决断,而是早就有谋划。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武钢钢铁生产突破“双100”万吨,相当红火,是人们挤破脑袋都想进去的好单位。而就在同时期,与武钢同饮东湖水的武汉邮科院,拉出中国第一根光纤,震惊全国。1987年,东湖边走出全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该模式在全国复制。翌年,光谷成立。

武钢60年,光谷30载。从武钢到国家存储器基地,从钢时代到硅时代,武汉的城市竞争力与产业迭代共鸣。放眼全国,这是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在武汉交错,江城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见证者和重要实践者。

“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这是2013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武汉考察时殷殷嘱托。

而武汉,自内而外,内外兼修,牢记嘱托,担当起时代使命。

九派新闻内容团队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