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學生時代,我們總會和一些同學發生矛盾。如果這些矛盾在當時無法解決,有些人就會不由自主的形成一種“約邀”——“放學後校門口見!”這樣的行為又被稱作校園欺凌。


在我國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僅以2015年1月為例,全國校園暴力事件就有40餘起被媒體曝光。如“永新校園暴力事件”,十幾名學生對一個女生施暴長達兩個小時,其行為令人髮指。 多名初中生模樣的女孩對著另一跪著的女孩連扇耳光,不時用腳踹其身體,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福建南安校園暴力事件”中,兩初中女生對對方施暴3分鐘 小學女生被連扇25個巴掌。而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有調查表明,近年校園欺凌呈現低齡化趨勢,年齡群體向低齡化發展,被曝光的施暴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7歲,而且女生成了主要施暴者。而如上文案例所示,據統計76%的施暴者為女生。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又稱為校園暴力。它不同於學生之間的普通打架。屬於學生之間的以強凌弱行為,這種行為帶有長期性、針對性、群體性。而且多數發生地點在校園內或者校園周邊,因此被稱為校園欺凌。

最高人民法院從2013-2015年各級法院審結生效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樣本進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類犯罪的特點,最高法刑一庭審判長冉容介紹,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

其中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罪佔57%,故意殺人罪佔6%。這一百多個案子,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佔35%,重傷的佔32%,也就是60多起案件將近七成的被害人要麼死要麼重傷。而什麼人更容易成為欺凌與被欺凌的對象呢?據調查,校園欺凌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很多都有以下特點:

欺凌者的特點:

1、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的人缺少同情心。

2、性格霸道,衝動。傾向用暴力解決問題。

3.行為上比其他同學突出,容易得到同輩的認同。

被欺凌者的特點:

1性格內向,膽小怕事。

2在同學中朋友不多,孤獨。

3.有身體障礙等。

4性格上異於他人。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而欺凌者與被欺凌者之間除了有上述的特點之外,校園欺凌本身對他們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從被欺凌者的角度講,根據美國2014年《美國精神病學研究雜誌》調查學生時代被欺凌的經歷陰影可能會從少年持續到中年。他們性格比常人更加容易焦慮,自卑敏感,更有甚者在日後的成長中會出現自殘,自殺等行為。還有的會產生反社會傾向,日後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而從欺凌者的角度講,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欺凌者在日後比常人更加具有暴力傾向,比常人更加具有攻擊性,而犯罪率也高於一般人。即使再成家之後,製造家庭暴力的幾率也會高於普通人。如美國1999年發生的科倫拜“校園槍擊案”中,兩名青年持槍襲擊校園,造成25人當場斃命。而兩名槍手的作案原因就是長期受到校園欺凌,最終用殘忍的手段報復社會。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校園暴力是如何產生的呢?據相關人士的研究調查,如要有以下幾點: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現代社會中獨生子女居多,許多家長為了唯一的孩子而將萬千寵愛於孩子一身。這樣的觀念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從而讓有些孩子有了可以為所欲為的感覺。這樣的思想給了校園欺凌滋生的萌芽。

2、社會的漠視和法律保護的空白。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校園欺凌只是屬於孩子之間的打鬧,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行為給孩子們今後造成的影響。如果發生類似的校園欺凌,學校和教育部門最多隻是口頭教育和警告處分。這樣的懲罰對於當事人無關痛癢。即使事件上升到法律層面,相關法律部門也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相關校園法律未出臺為理由表示愛莫能助。法律的空白和社會的漠視進一步助長了校園欺凌的發生。

3、相關網絡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

青少年正在處於身心的發育期,對於許多事物的認知還不是很成熟。但目前社會上和網絡上有許多充滿暴力,極端的文學作品充斥在青年人當中。許多青年人以作品中的暴力人物為楷模,以暴力手段為榮耀,進一步影響了年輕人的價值觀。粗製濫造的網絡作品進一步影響了當事人的思想與行為。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校園欺凌應該如何預防?

其實,校園欺凌是一個世界性的頑疾。但對於這類現象許多國家早就採取了許多防範措施;比如,挪威政府在全世界最早通過了“校園暴力零容忍”法案,通過法律制止校園欺凌。在日本,政府專門設立檢查小組,隨時檢查校園欺凌現象。併為學生開通24小時求助熱線,隨時為被欺凌者提供幫助。在韓國,只要學生申請,政府便可為學生直接提供人身保護。在美國,相關部門十分重視校園欺凌,如果情節嚴重,即便未成年人也可以按照成年人標準定罪。

而在我國預防校園欺凌方面有兩件事亟待完善;一是關於校園欺凌的立法。

在我國校園欺凌方面的法律規定幾乎為空白,就像上文中提到,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原因,校園欺凌者一般只是被說服教育,這樣無關痛癢的懲罰不但沒有讓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會讓其氣焰更加囂張。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陳裡就建議:“我國的刑法應當將刑事犯罪提前,並且嚴厲打擊校園犯罪!否則,低廉的犯罪成本不是寬容而是縱容!”《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擋箭牌,保護傘!立法制止校園欺凌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刻不容緩!

二是建立有效的校園心理輔導機制。

上文中提到,受校園欺凌的學生的心理比一般人更加自卑敏感,甚至在成年後會有反社會傾向。為了防止悲劇的蔓延,教育部門和社會應當建立一套有效的校園心理輔導機制,幫助被欺凌者走出陰影,重拾生活信心。這是受害者的需要,也是社會的責任。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它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肉體,還毀了精神!

校園是純潔的,是神聖而美好的地方。就像李克強總理所說: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希望全社會能夠重視起校園欺凌這一現象,還未成年人一個安寧而美好的校園環境。希望每一個人對學生時代的記憶是美好,而非陰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