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上合新時代,將帶來哪些新機遇?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上海合作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於6月9日到10日在山東青島舉行。上合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經濟人口總量,分別大約佔全球的20%和40%。那麼上合組織發展開啟新徵程,青島時刻為世界貢獻了哪些上合智慧呢?昨晚,《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請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和國家行政學院的副教授胡穎廉一起對此進行了討論分析。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上合組織峰會印象最深的成果是什麼?

一帶一路的五通和上合會議的五觀之間的對接是最新成果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張燕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帶一路的五通和這次上合會議的五觀,它們之間的對接,我認為是這次上合會議的一個最新的成果。因為我們知道這次的五觀,首先講的就是發展觀,為了落實我們上合組織的發展觀,中國政府也非常的明確,就是這次拿出300億專項貸款來支撐,也就是上合組織,我們在一帶一路,整個全方位經濟合作的對接。

第二個方面,這次的上合組織也是明確的建立起一個共同的安全觀,就是反對三股勢力,就是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

第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上合組織這次提出了一個新的合作觀,合作觀非常明確了,我們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同時我們要兼顧我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是上合組織也好,還是我們在一帶一路相關領域的合作也好,這個政治風險,實際上始終是全球高度關注的。

第四個方面,就是文明觀,文明觀這次也非常的明確,也就是三年在人文交流,我們將會對三千個上合組織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培訓。

第五個方面,這次上合組織提出來的就是全球治理觀,也就是強調我們上合組織是一個命運的共同體,我們必須要兼顧我們未來發展的共同利益。

超越安全談合作,共同提升上合組織成員國民眾的福祉

胡穎廉(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這次上合組織的青島峰會,它的成果是方方面面的,有安全的,有經濟的,有文化的,還有社會的一些交流和合作。我的感覺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超越安全來談合作,過去我們說上合組織,它的起源是一個地緣性的安全組織,政治性的組織。但實際上上海精神包容性非常強,叫做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的文化,同時要謀求共同的發展。那麼在這次峰會當中我們看到,實際上這樣一個上海精神,跟我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代,有了一次擁抱,或者叫做握手,就是以安全為基礎,同時以經貿的合作為主體,來共同的提升上合組織成員國民眾的福祉,這種福祉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我們國家,實際上也體現在其他的國家,包括參與國,包括觀察國,所以我想最大的特色,就是上海精神和新時代有了一次握手。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一個企業走出去,可能會遇到成本上的一些問題,便利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成本,那麼我們在降低成本上,在便利化上還有哪些路可以走,還有什麼可以做?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張燕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因為我們知道在上次G20杭州峰會,其中有一個決議,就是要通過貿易的便利化降低貿易成本15%,因此我相信這次上合組織的會議,也就是我們上合組織的成員,通過貿易便利化降低貿易成本,我相信我們降低的幅度會更大。我認為在三個方面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是在貿易的便利化中間,我們叫通關便利,單一窗口、信息互認。這個會對上合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便利化,以及降低貿易成本是非常顯著的。

第二就是怎麼能夠用新工業革命的技術,來推動我們上合組織,我們叫跨境電商這個部分貿易的便利化,就是新貿易的模式怎麼能夠推動貿易便利化,馬上對中小企業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方面也就是我們可以推動,我們叫簽證便利,因為從王總來講,也就是不管你是在俄羅斯做貿易,還是印度、巴基斯坦做貿易,一個最重要的是人員往來,你怎麼能夠給我們上合組織今後,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達到十年多次往返,能夠使人員之間的往來,非常非常的高效率和便捷,那麼像所有的這些措施,都能夠大幅度降低我們上合組織貿易的成本。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胡穎廉(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我重點補充一下貨物貿易的便利化,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關稅,另外一個是通關的便利性和便捷性,關稅是一個政策問題,國家會制定,可能將來會有一個更大幅度,更大舉措優惠的措施。那麼如何在具體政策實施過程當中,讓通關更加便利,我想有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第一是我們海關,它本身通關的制度要進行改革,現在我們說的比較多的是全國通關的一體化,就像這次之所以選擇青島開上合峰會,我想一個原因之一,就是青島在這個方面做了很多的試點和努力,它是海關總署在這一塊的重要試點改革的基地。

第二是監管執法的標準化,不管是國內的企業,還是國外的廠商,它在進出口貿易的時候,它有一個更加預期的一致性,或者是叫做政策的可預期性,這樣的話可以降低企業本身的制度成本。

第三是我們經常講的,減政放權,減政放權如何體現在貨物貿易的便利化當中,我想可能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手續,同時提高政府監管部門的一個工作效率,這樣能夠為國外的企業和國內的企業,更好進出口,降低企業的成本,能夠做出一些貢獻。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國與國商品間的互通有無,正是得益於上合組織國家間,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而中國更是其他所有七個上合組織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這些年來中國還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貿易便利化,雙邊貿易關係更加緊密。2017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貨物貿易總額達到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對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來說,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優質的商品都非常有吸引力,他們都希望相互的合作能更加緊密。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瓦西裡耶維奇(俄羅斯農業部第一副部長):現在俄羅斯可以向中國提供各個方面的食品,從糧作物、植物油到魚類、肉產品,還有酒精和非酒精飲料。現在從莫斯科到北京,通過冷藏集裝箱往這邊供貨需要30天的時間,我們要跟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把這個時間縮短到10天到12天。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成員國之間哪些需求還有待啟發?

構建一小時經濟圈 激發多樣性消費需求

張燕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實際上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從需求的角度來講,也就是說因為現在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也就是我們會通過上海進口博覽會,以及我們通過構建在上合組織跨境採購網絡,以及我們的圍繞上合組織之間的一些,比如說一些港口、中心城市,來構建一小時經濟圈。那麼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我們上合組織,也就是上合組織向資源的需求,高品質消費的需求,個性化消費的需求,以及多樣性消費的需求。

我覺得這個方面作為中國來講,現在我們的GDP12.24萬億美元,這麼大的GDP,哪怕它要增加5個百分點的GDP,而這個部分用於上合組織的合作,來共同擴大上合組織的需求,我相信它會形成一個,也就是能夠拉動上合組織共同繁榮的強大引擎。

不同文化差異帶來新的需求

胡穎廉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除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之外,其實我們更應該發覺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不同文化差異它所帶來的一種新需求。我們說上合組織它有一個特點,大家在發展階段都是比較相近,或者是相似的,但是它的文化的差異特別大,馬克思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麼實際上我們可以在很多的事物當中發覺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文化的互補性。

舉個例子,在我的研究領域當中,去年我在新疆做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調研,在新疆的烏魯木齊市,在當地中醫、中藥,甚至是少數民族的維醫維藥,對於中亞國家的患者有非常強的吸引力,有很多中亞國家的患者千里迢迢就到烏魯木齊來治病,他相信中醫,相信中藥,相信我們的民族藥,民族醫。我想類似這樣的合作,可能是將來我們在上合組織新的增長點,合作的挖掘當中,可以去關注的點。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創業、創新在中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其實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怎麼能夠開發出這種新的發展機遇,還看到了什麼新商機?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胡穎廉(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我覺得其實我們合作的前景,或者說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實際上我們上合組織加上一帶一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或者是框架下,它的政策紅利,或者叫改革紅利有一個倍增的效益,因為現在的合作不僅僅是安全層面,政治層面的合作,它已經上升擴展到一個經貿層面的合作,上合組織很多國家,中亞國家,它的特徵叫雙內陸國家,什麼叫雙內陸呢,就是它的周邊國家,大部分也是內陸國家,那麼這些國家它的資源,跟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資源稟賦的結構來講,它其實是有互補性的。比如說這些國家有一些特定的食品,特定的農產品在中國是很有市場,很有需求的,那麼我們國家可能在工業化發展過程當中,在高質量進程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有些東西可以得到他們的互補,因此這些商機,或者說這些機遇,需要我們預先的研判,有一個整體的戰略規劃以後,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才更加具有針對性,可以提高它的效率本身。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建議企業家能夠把握住新商機,能夠有新的協調機制,其實歸根到底我們就是要把握好這種新機遇,要把握好新機遇該做點什麼?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上合組織成員帶來新機遇

上合新时代,将带来哪些新机遇?

張燕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中國現在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那麼建立這個體系,從產業的角度來講,它有四個主題詞,也就是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實體經濟是本,然後再加上創新,再加上現代金融。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生態文明建設,也就是說我們佔世界人口40%的人口,我們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上合組織如何實現現代化,怎麼才能夠,用一種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方式,能夠使地球能夠承載,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我們要共同考慮的。

青島“上合”圖 開創區域合作新模式

胡穎廉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我覺得人有一個生長的規律和週期,上合組織現在已經17歲了,17歲對於一個人來說,就是一個青春年少的時候,我想上合組織有一個定位和目標,要打造成一個全球性區域治理的一個青春偶像的典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現在有一些逆全球化的思路和思潮,在個別國家提出,但實際上這對於全球民眾福祉的提升,它是不利的。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希望,或者說需要用青島上合圖,來打造區域合作的一個模式,或者典範,它有人口結構的互補,有基礎設施的互補,有產品和產業結構的互補。我想這些恐怕是我們在接下來下一步的,再往下上合組織的發展當中,經貿合作當中去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