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蘭州戰役紀念館單日接待過萬人 紅色清明成主旋律

(陳曉晶 報道)年年祭掃英雄墓,處處猶存浩然氣。清明節期間,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蘭州市首批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蘭州戰役紀念館迎來了參觀學習的高峰。蘭州市及省內外各界人士紛紛到紀念館進行緬懷參觀活動,並各自採取不同的方式深切悼念革命先烈。截止3月29日,在這裡舉行紀念活動的社會各界群眾和學生已經超過2萬人,其中29日當天來館群眾就達到15632人,團隊22支,兩個館的四個講解員每人講解了11場次,人們對革命先烈的懷念之情渲染著紀念館的每一個角落。

蘭州戰役紀念館單日接待過萬人 紅色清明成主旋律

據講解員們回憶,這幾天各界團體來的很多。29號下午,蘭州新區機關黨委的同志們來參觀學習,因參觀團體多,講解員輪不過來,特意排隊等到中午聽完講解才回新區;安寧海關的同志來參觀,在館裡舉行了隆重的重溫入黨誓詞的活動;還有紅星美凱龍黨支部,西固區小學,警校團員,以及一些企業的新人入職儀式等,都在紀念館裡舉行。除了集體參觀外,個人遊客和全家來參觀的也特別多。

蘭州戰役紀念館單日接待過萬人 紅色清明成主旋律

紀念館的展廳裡,眾多遊客井然有序地參觀。蘭州戰役紀念館的兩個基本陳列展陳列著上千件實物百餘幅照片,全面、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些觀眾邊聽邊記,許多遊客在聽到講解員們講到王學禮的家書和犧牲在中國戰場上的外國記者後落淚了。蘭州軍區幼兒園的王老師說:“過去雖然也瞭解一些革命家的事蹟,但這次親眼看到他們用過的東西和現場聽完他們的故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偉大,這種真實感讓人受到了震撼。”

一位12歲的小朋友在跟著媽媽參觀了紀念館後說,“以前只是從語文課本上學過邱少雲、黃繼光、小蘿蔔頭、雷鋒的故事,這次是頭一回看到這麼多革命先烈用過的東西,聽了甘肅小蘿蔔頭的故事,這麼多照片,特別是12歲的山西娃娃王悅的故事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說,“以後自己也要向小王悅學習,做一個勇敢機智的好人。 ”

蘭州戰役紀念館單日接待過萬人 紅色清明成主旋律

據悉,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間前來蘭州戰役紀念館的人群出現了一個新特點:來參觀的小朋友人數急劇增多,很多小學也開始組織孩子們來參觀獻花了。蘭州戰役紀念館館長甕志義表示:“一段時間裡,孩子對於紅色經典的教育是缺乏的,空洞的。對這一代孩子來說,光喊口號無法讓他們理解什麼是先烈‘為人民、為國家、為他人唯獨沒有為自己。’這裡的故事鮮活,影像資料真實,通過現場參觀革命先烈的事蹟可以用生動的事例,質樸的語言感染這些年輕的心。這種愛國主義情懷要從小開始培養,潛移默化,這對於孩子們以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要求講解員要因人施講,特別是對小學生一定要講好故事,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收到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